第三千三百八十六章 雲長,頂住(2 / 2)

小說:神話版三國 作者:墳土荒草

軍功爵制度很頭大的一點就在於,是沒有文臣的,高等級的官職都是需要軍功支撐的,從校尉這種專業的武官轉職到將軍的少之又少,但是從校尉這種武官轉職成為九卿的卻很多。

就拿周亞夫而言,從校尉到中尉,再到太尉,最後變成丞相,完全沒有問題,這就是武官的路線,雖說看起來是變成了文官,可實際上練就的肌肉什麼的是不會有變化的。

再比如衛青,從建章營監,到侍中,到太中大夫,一路走得看起來是文臣路線,然而拐著拐著,發現只能去帶兵作戰,才能繼續升任,最後官職飆到大將軍,最後拐到了大司馬的位置。

實際上在漢朝,雜號將軍也就罷了,真正的那些正職將軍反倒是不常設了,因為正職將軍起步就是位同九卿,而且是掌兵的。

可以說每設定一個正職將軍,就需要為這個將軍職位配套一套班子,等於重新組建一套獨立於九卿之外的體系。

故而漢朝一般都是打完之後從三公之中騰出來一位,放上去,不過一般是放在太尉這個位置上,再要麼就放到司空這個位置,反倒是司徒上一般很少放武將。

不過也不是沒有,比方說司徒鄧禹,司徒鍾會,司徒李世民,司徒郭子儀什麼的,一般出現這種情況,說明戰爭已經打得比較過頭了,三公的位置上只需要能打的人員,沒有戰鬥力是坐不住這個位置的。

只是漢代丞相是武將的事情相對比較少,畢竟曾經出過某位將軍在丞相位置上幹了幾年,愣是不知道丞相是幹什麼的?更有某位專業和皇帝抬槓,認死理,槓到皇帝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以至於後面從將軍一路當上丞相的人少了很多,順帶一提,白起也算是槓精型別丞相的一種體現,大良造實際上就是秦國相國,掌秦國軍政大權,相當於後面的丞相。

故而白起也當過一段時間的槓精丞相,後面可能昭襄王也發覺這種丞相是不能幹活的,於是將白起又弄回去當將軍了。

畢竟將軍和丞相這倆職業的跨度真的很大,一路走軍功爵當上丞相的,不是周勃那種我是誰,我在幹什麼,夢遊中請勿打擾,就是他兒子周亞夫那種專懟皇帝的槓精——啥,你說的不對,這不行,當場硬懟,臺階?什麼臺階,不用臺階,今天咱就挑明瞭說!

於是後面軍功爵制度升任丞相的人就寥寥無幾了,基本上升到三公就到頂了,寧可加爵位和封地,不給丞相職位,實在是讓這麼一些詭異的存在當丞相,會搞的整個朝堂畫風都有些奇怪。

說來這也是春秋戰國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秦漢和春秋戰國離得太近,甚至有一些漢朝的老臣,比方說張蒼,直接就是荀子弟子,說點過分的話,這位出生的時候,秦昭襄王還活著,這位死的時候,已經是漢景帝年間了。

這種神人的存在,將春秋戰國的一些風俗給帶過來了,比方說,懟君主,春秋戰國的習慣就是君主有問題,作為錚臣就一個字懟,君主有問題,拼了這條命也要去嘴炮一下。

文臣可能還會收斂一下,好歹還會擺正自己的位置,純粹武職出身的人要是坐在丞相位置上,那沒說的,看不慣就懟,我這是效法先賢,懟,往死了懟!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武將升任上來之後,多是給爵位,給榮官,如果國家太平了,第一時間將之弄回去,本質就是讓對方別出現,滾回去魚肉鄉里,故而漢室除了邊疆的校尉,中央的幾個校尉,朝堂幾個修身養性的老將,一般是沒有正職將職的。

不過這次恆河戰場打的太猛了,沒有一個三公級別的巨頭在背後撐場子,組建府衙,統一排程的話,實在是有些頂不住了,這才是關羽被升任為前將軍,假節鉞的重要原因。

從某種角度講,這也是總體戰發起後的一種資源調整模式,同樣這種方式其實也足以說明南貴那邊的真實情況了,很明顯壓力不小。

曹操也正是因為明白這一邏輯,才難免有些想要主動出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