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寬萬里的大陸西海岸,結果沿著海岸線測繪之後,結果自然是大打折扣的。這個群島就被標註在半年後出版的海圖上了,名字就是積累探索功勳達到標準晉升三等王爵。這個面積不小,但是地處偏遠的群島就被劃為他的產業,按照帝國的貴族體系,超品的王爵只有皇帝的親兄弟才有,堂兄弟最多隻能做公爵。因功授爵自然可以破例,但是封號極難選定,不是親王,也不是有實際封地的藩王,連郡王也難給,最後只好給這個被命名為李爾群島的地方加個王字,李爾也多了一個李爾郡王的封號。
穿越眾看著這個李爾王群島只能表示這只是一個巧合。
等到李爾忙完了事情,搞定了爵位和大量程式事物之後準備繼續自己的向東探險時時間已經到了1950年。建國10週年大典上的一則訊息把他驚呆了。朝廷宣佈了發現的赤洲鱒魚半島(美洲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半島)和海岸線長達萬里的赤洲西海岸。
李爾只好準備經行環球航行才能超越這個偉大的發現新大陸的功績了。從帝國最西邊的領地索德格拉島出發,沿著東非海岸向南到風暴角,再一路向西北到還未被發現的赤洲東海岸,沿著東海岸向南到最南端,再向北沿西海岸航行到帝國如今發現的赤洲西海岸最南端的狹長半島(加利福尼亞半島),然後再向西直航回國了。
要是赤洲最南端連線著傳說中的南極冰蓋,那就只好沿著南極冰蓋再向東繞一圈到赤洲西海岸的南端了。(未完待續。。)
第198章 新的環球航行(上)
李爾在1950年的建國10週年慶祝大典過去後不久,就急急忙忙的登上了廣州的船隊,坐上新買的外包銅皮的高速探險船,開始了準備已久環球航行。
要是等到北海(白令海)探險船隊繼續向南沿海岸探索,早一步到達風暴角,自己的環球航行就要排在第二了。
在有完善海圖的基礎上於2月初四順利的到達了帝國最西端的直轄領地——索科特拉島。由於這段時間是北半球的冬季,風是從大陸吹向海洋,可以說順風順水到了極點。但是從索科特拉島到風暴角的這一段就充滿了曲折。
到了2月底的時候,出現了一場風波,塞爾柱帝國和十字軍的戰爭出現了轉機,所羅門侯國出現了。馬可波羅作為帝國安排在耶路撒冷的內線,大作軍火買賣,兩邊倒騰軍火自然左右逢源,不論是馬立克沙蘇丹還是十字軍諸國的領主都不敢得罪這個壟斷軍火的戰爭販子。支付不了足夠的軍貨款自然只能拿權利和土地來交換軍火。十傾沙漠土地或五畝耕地都可以換取一全套精美的鎖子甲。一個年產200桶葡萄酒的莊園可以換到20只全副武裝的重灌全身鋼甲騎兵(包括馬的披甲)。一個銀幣換取一隻可以回收利用的鋼製三稜重箭的箭頭。
物美價廉童叟無欺的軍火源源不斷的透過秘密的走私渠道進入雙方聖戰的戰場。自然主要依靠的中間渠道是當地和沿途的眾多商販的物流渠道了。但是一代雄主的馬立克沙蘇丹怎麼可能容忍自己被猶太人源源不斷的放血?下令嚴查境內的走私和非法貿易。一下子高舉自由貿易大旗的馬可波羅同志陷入了貨源斷絕的境地,先訂的價值數萬金幣軍火的訂單面臨違約的風險。緊急情況下。馬可波羅同志向最近的帝**事基地索科特拉島的總督寫信求援,希望帝國能調撥一批軍火救急,如果不能挽救自己的信譽。那麼自己的使命就會產生極大危機!
索科特拉島被帝國直轄之後一直都是軍管,得到它的手段也十分禁忌,島上本就不多的沿海島民和內部的遊牧部落幾乎全部都被集中到了沿海的三個新建的港口,面朝紅海的西港就是專用的軍事港口,也是最大的港口。總人口(包含駐軍)2000人的西港簡直就是搞笑。最多隻能充當補給港的這個港口哪有實力突破蘇丹的封鎖,將軍火送到耶路撒冷?海軍在這個島的船隻總噸位只有1000噸,幾乎都在南方的東非海岸搞貿易護航。一艘船都抽不出來。
結果自然是倒黴的李爾被總督說動了,借自己最快的探險船運輸100多噸的大批冷兵器和甲冑進入紅海直接航行到亞喀巴灣北端的卸貨,自然有馬可波羅的手下接應。總督請動身為皇兄的王爵自然要付出代價。代價就是從亞喀巴灣到風暴角的所有航線和沿海的軍用海圖。
李爾受過高等教育,自然知道軍用和民用地圖的區別。在這份交易面前不由的也動心了。盤算了一下,自己花費幾天時間來回一趟,在航行到風暴角的路途上用軍用海圖節省的時間也許不止這幾天;又能和前途遠大的總督和未來所羅門國王結下交情。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