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就是出於分裂狀態的喀喇汗王國了,東喀喇汗對高層的虎視眈眈不能僅僅依靠少的可以說讓吐蕃頭人倫羅贊都不屑一顧的貿易額來抵消。當覬覦高昌rì益增長財富的成本小於戰爭產生的風險時,就是開始戰爭的時刻。
為了搞定皈依伊斯蘭教的喀喇汗,信佛的高昌簡直傷透了腦筋。雖然大宋開放了幾乎所有的商品進出口,但是武器限額貿易的開放始終沒有在大宋朝廷獲得透過。原因不是朝廷的理智或低效運轉。而是穿越眾的阻礙。
汪新宇知道,一旦開放武器出口,財大氣粗的高昌有可能會滅掉喀喇汗,這不符合穿越眾的戰略規劃和未來的佈局。自己的走私團隊和西北勢力就會因為高昌的強盛而產生弱化。整個歐亞地區的核心就是貧窮落後而又戰略價值極大的喀喇汗地區,一如未來全球化時代美國佔領阿富汗的理由,穿越眾也不能同意自己以外的人控制世界島的核心。
張博的這個計劃的下半部分就是除了文化和宗教等領域收買人心、建立據點、擴大影響、增加權威方面之外的軍事和政治方面的內容。
本來對寄予厚望的老小僅僅在文化和宗教領域建立功勳穿越眾再次領略了張博的心機和格局。計劃中那連穿越眾都不一定能順利接受的內容簡直就是以小博大的神來之筆,幾乎可以作為未來進軍西亞和近東地區的範本了。在對近到sè伽尼遠至東羅馬的所有中西部亞洲國家都制定了詳細的攻略。
這簡直就是一部以經濟殖民為主軸、軍事威懾為先導、民族宗教文化融合為輔助,政治誘降為手段的漢族版的蒙古西征。打著拯救各個古文明的旗號,做著帝國主義都愛做的事情。
第158章 戰略重心的轉移
() “我們的世仇宿敵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了,曾經入侵過我們的北方少數民族和政權都基本失去了進攻中原的可能xìng,rì本、高麗、遼、金成了半殖民地,吐蕃成了自治區,剛剛接壤的高昌是戰略層面的盟友,未來的上帝之鞭蒙古人也任由我們驅策,我們陸地上的國境線基本沒有問題了。”汪新宇得意的說到自己最大的功勞。
“那麼問題就在海洋上的那些蕞爾小國身上了?”白佳反問道。
“我們這麼多人,有一大半都是征途在星辰大海的宅男,學習蒙古人去征服沒有多少難度的陸地實在沒有激情,現在又不是18世紀那個列強在七海爭鋒、怒海爭霸的時代,那些人口不過千萬,產值不過數億辰基錢的小國和18世紀的諸多列強相比都弱爆了,怎麼可能會對我們的民族生存產生威脅?”孫昌問道。
“現在不會,不表示以後不會,未來徹底杜絕這種可能,就要搶先統一世界。百年後,小冰期也許就會開始,我們至少必須得到熱帶的土地。不論是未來應對數億數十億的人口吃喝問題還是工業發展的上下游制約瓶頸問題,我們都要走向海洋和走出東亞。”李飛早就當膩了航海學院的校長,渴望出海打劫那些海盜了。
“以前的十年是自我尋求安全和積累資源的時期,我們已經做的很好了。未來的十年就是我們走出去的時期,是時候開展我們提前數百年進行人口曝炸計劃和殖民全球計劃了。”趙守忠表示要轉型。
“南宋以前,漢族的分佈一直都是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為什麼漢族始終無法在北緯30°以南形成和黃河沖積扇地區一樣的人口密度呢?為什麼在南宋時經濟中心和人口都轉移到蘇杭一帶卻始終無法均勻的保持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口密度呢?
答案就是瘟疫和寄生蟲。這些東西都是那些後世的膏腴之地如今還處於荒涼的沼澤或森林的決定xìng因素。
我們在1949年建國以後才基本消滅了血吸蟲病,單單這1種寄生蟲就至少減少了1億人的出現機會,造成了4億人早死或早夭,可見江淮線以南的生存成本是遠遠高於黃河流域的。現在的江南,人口分佈極不平均,簡直可以和後世上海和可可西里的人口密度差異相比了。蘇杭、成都府一帶的人口幾乎已經達到農業社會可以容納的上限了,和這些人口曝表地區相比,後世的兩湖平原和珠江平原等糧倉幾乎就是和漢代沒什麼區別的荒澤。福建地區的沿海懸崖上都可以開墾出梯田,兩湖平原竟然沒多少人煙!這種極端的分佈不是由於戰爭或者政策,單純的就是因為自然環境的惡劣,現在的全人類還沒有一個民族達到可以克服這種環境威脅的技術水平。”吳祈一針見血的指出原因。
“國之大事無非祭祀和戰爭,這是奴隸制社會的統治階級價值觀。深深的影響了中國千年的統治階級思想。但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