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和銷售國家緊缺物資、在統管地區開發新的礦產和土地、做好本職工作達到年限的技術官員、有巨大貢獻的科學工作者、捐獻大量財富和稅收或創造大量就業崗位等等都可以得到爵位。
也就是變相鼓勵人們去當探險家、殖民者、企業主和科技工作者。當年秦國搞了商鞅變法,秦國就成為了虎狼之國,一統天下。英國在吧海盜德雷克變成貴族之後也成為了海上強國,可見激勵制度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性。獎勵工商的重點不在錢和稅收減免。而在於給予工商業主於貢獻相匹配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
實際上1940年的建國也是第一次將大量合作伙伴從農業資本家、工商業主變成新興貴族的分封機會。舊式的軍事封建貴族早在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時候就消失在中國歷史中了。而那些在大宋帝國存在的時間內得到爵位的將門世家和文官勳貴早就在建國之前轉變為工商業為主業的新貴族了。依舊保守的土地貴族和舊朝的皇親國戚等地主只能在地租不斷下降的價格革命和城市化浪潮中日漸沒落。
每當李浩這個虛到不能在虛君主一年一度的站在丹陛下給那些新生的貴族頒發貴族的各種榮譽和丹書鐵劵時總有一種時代的衝擊感撲面而來。大部分的新生貴族都是在開疆拓土、科技創新和繳納鉅額財富等貢獻上得到機會封爵的,和過去秦漢只有軍功才能授爵唐宋文官熬資歷到老了封爵完全不同。
自從1942年頒佈《獎勵航海和移民事業條例》鼓勵貿易和移民之後,新的島嶼和資源就源源不斷的進入帝國的版圖。一個船長髮現了一個無人小島,在島上豎起一塊宣示主權的石碑上書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在依據《獎勵航海和移民事業條例》宣佈這個島嶼及其周邊海域一切空間和資源屬於華夏帝國所有,作為發現者和征服者可以得到20年內,這個島嶼的所有資源收益的10%作為回報。
一個個發現新島嶼的探險家不是運回了大批香料礦石就是通向生產這些大型的島嶼的航線圖,獲取豐厚收益的同時這些主權界碑也作為獎勵爵位的憑證。缺錢的探險家在新的島嶼上沒有發現有價值的資源。一無所獲也不要緊,國家直接按照島嶼面積給予每公頃1元錢的獎勵作為交換那10%收益的補償。就拿面積3;155平方公里的衛吉島來說吧。發現這個島嶼的探險家就拿到了31萬的獎金。足足是他僱傭船隊探險本錢的10倍,而且還得到了自己家族夢寐以求的終身子爵爵位,就這個鎏金爵位每年就可以拿到12000元的津貼到死為止,按照30年計算探險的收益足足有20倍了。
而在安汶島建立香料種植園的殖民明星龍雲家就是一夜暴富的典型。安汶島雖然不是無人島,幾個世紀前就有大食人來此像土著購買貿易需要的香料,但是這裡沒有文明國家的勢力,和土著搞好關係之後直接圈地建起了2000畝的丁香、肉桂、胡椒等香料的種植園。這些精心管理的種植園自然要比野生採摘的香料品質優良,集中採收人工勞力耗費價格更低,自然更加有利可圖。歸國之後直接把辰基銀行和南洋資產評估機構出具的種植園各種收益證明和評估報告送到新京的股票交易所和債券交易所,要求公開發行自己農墾公司的股票和債券。
三甲評級的優質資產自然被上市之後的投資者一搶而空。49%股份出售作為市面上流通的融資品,總股本擴大到10000股,出售的這4900股被承銷商定價每股70元的天價。發行日當天被爆炒到165。5元收盤。這兩千畝的種植園三年內還無法生產(種苗和移栽的香料樹還不能產生效益),但是根據評估,商品化生產之後,每畝可以生產800元的香料,這個種植園每年可以生產價值167到200萬元的香料,每股稅後淨利潤高達50元(扣除成本、運費、殖民地關稅、企業所得稅之後的)。也就是說算上三年不能投產的時間155元買進這個股票最多6年就能回本,如果股東大會決議擴大種植規模的話,預期未來收益更恐怖。
實際上龍雲家只花費了不到8000元的本錢租借船隊、賄賂土著、跑馬圈地、開墾種植園,在開墾時資金不濟,辰基銀行控股的南洋開發拓殖銀行還主動低息借款2000元給他應急週轉,上市的各種計劃和費用都是辰基銀行墊付的。也就是說在龍雲家出海探險到資產上市第二天的這500天內,他8000元的本錢就變成了81萬多,歸還了辰基股票承銷公司墊付的9700元費用之後得到了超過10000%的投資回報率。這還僅僅是現金的回報,算上未出售的51%的股份價值,這個幸運兒一下子賺到了200倍的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