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帆被裁剪成裝各種零件的包袱皮,繩索和滑輪組都被燒燬砸碎了,碎片幾乎和灰塵差不了多少。各種玻璃製品和值點錢的裝飾品就被深埋在沙灘的幾顆椰子樹根部。保證無人能看出來這些樹根下面有東西。
小心謹慎的處理完所有痕跡之後,穿越眾才開始穿越巴拿馬地峽。舊時空的巴拿馬運河工程巨大,在高出海平面幾十米的地峽上修建三級船閘和攔水大壩就是大工程。攔截河流產生的水漫金山甚至形成了幾百平方公里的一個大湖——加通湖。本時空的地峽還是一副原始風光,到處雨林中的巨木遮天蔽日,穿行在這些從未有人砍伐的大樹陰影之中也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可見度很低的時候還要舉著火把才能看得見路。雖說準備充足的眾人在旅途中沒有收到多少蛇蟲鼠蟻的‘侵犯’。但是潮溼炎熱的環境還是讓幾個保鏢和身嬌肉貴的‘公子’病倒了。
這可不是小事。吳祈確認的除了三個不小心沒有及時補水的保鏢是中暑之外,其餘的都是熱感冒,這種看似普通的疾病讓穿越眾如臨大敵。要是危險的感冒病毒不小心在自己等人的手中傳播到新大陸,那麼自己等人就等於是投放生化武器的劊子手了。
在臨時營地休整幾天之後,所有人調整好了狀態才開始繼續旅途。從理論上來說,這個狹窄的地峽也應該是北赤洲原住民遷徙到南赤洲的唯一路徑,但是一直到西班牙人到來,這裡都沒有人類活動過的痕跡。彷彿南赤洲的原住民們的祖先從北赤洲一路南下,根本沒有在這個熱帶雨林定居的想法。
同樣是熱帶雨林。為什麼瑪雅所在的尤卡坦半島就能發展出輝煌的文明?那裡明明連地表徑流都沒有,只能依靠地下水和泉眼才能發展粗陋至極的原始農業。這巴拿馬地峽好歹還有地表水,而且處於交通要道,按理來說應該不會沒人定居。
為什麼只有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和環境差不多的其他熱帶雨林文明相比,赤洲的環境更差,這裡沒有小麥和水稻,只有玉米和土豆,農作物中的蛋白質含量太低,有沒有大型牲畜可供馴養,因此瑪雅人的蛋白質攝入長期不足,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建設大型工程需要更長的時間和人數。因此瑪雅的人口聚集效應很明顯,在石器時代就出現了像烏斯馬爾、奇琴伊察、瑪雅潘(還未出現)這樣人口數萬的大城市,簡直讓已經封建化的歐洲各國無地自容。
不用說奇蹟一般的天文學成就和突然消失的秘密有多麼吸引人了,各種如同開掛建築學奇觀更是遠遠超過文明水準,很多大型宗教和紀念建築都是幾十米高的超大型建築。穿越眾深知瑪雅邦聯正處於後古典時代的衰落期,有大批的民眾因為饑荒而不斷離開城市,諸如前古典時期的代表性城市納克貝和埃爾米拉多爾,古典時期的代表性城市蒂卡爾、帕倫克、博南帕克和科潘都被廢棄了。
在舊大陸日新月異的飛速進步時,新大陸的這個文明國家獨苗幾乎就要消亡了,所以穿越眾是帶著一種憐憫和保護珍稀文化的心態去看待這個文明的,毫無對先進文明的嚮往和好感。不論怎麼說,這個文明偏科的如此嚴重說明了它就是一種病態的文明。血腥的血祭和大量的宗教活動讓這個文明舉步維艱,大量的資源被浪費在非生產領域,這就是一種無奈的悲劇,沒有先進的足以支撐與人口和文明層次匹配的農業技術(中國)以及豐厚的農業資源(埃及),它的消亡不可避免,犧牲再多的血肉取悅神靈也不可能挽救這個飢餓的文明。
——————————————————————————————
穿越眾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到了太平洋一側的補給點“這是什麼?這不是瑪雅的神靈面具嗎?你們在哪裡找到的這個面具?”李基看到補給點有人把玩著一個翡翠製成的精美面具,馬上問道。
“這個面具質地一般,屬於劣等翡翠,雜質太多了,是我從西方的一個補給點從當地的碼頭小販手中花了十塊錢換到的。”
“居然有人違反禁令深入內陸?”李基吃驚的問道。
“這算什麼?探險就是吃的這碗飯,不深入內陸哪裡有機會找到有人居住的富庶國度淘金呢?”
“放著國內有田有地安穩日子不過,不遠萬里的出海探險,不就是想搏個富貴嗎?就是不知道這塊堪比神洲的新大陸到底有多少金礦,這個面具據說是一個當地的探險家冒死從一個內陸城市用食鹽換到的。”
“混蛋!陸安國那個臭小子簡直就是找死啊!”
“陸安國是誰?難道就是那個冒險家嗎?閣下認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