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3 / 4)

問起,你就說是我送的不就結了,再怎麼說都是十萬元戶了,收點上檔次的壽禮算什麼。”

“那就承情了,這次到大食人的地盤去採購**和手工羊絨掛毯可以少載點補給,多裝幾桶沒藥吧,聽說你上次沒有買龍血脂回去差點被當醫生的老丈人罵死了。我可不能虧待弟兄,你在索科特拉停靠的時候多買點龍血脂就好回去交差了。”船長看著寶石一副好兄弟的樣子說道。

“我們不是不準備停靠在索科特拉嗎?”看著船長一副你懂的表情之後恍然大悟的會計馬上說“看我都糊塗了,是不準備停靠在亞丁港,我都記錯了。”

“這次的航行利潤遠遠超過股東的估計啊,8000的本錢(除了進貨的錢還有船員薪資和補給費用,進港停靠交的泊位費等等),現在的利潤就由9萬了,回國之後都可以再買一艘船了。”等著機會自己買船跑跨國運輸的船長看著這暴利的買賣,越來越覺得自己成為貴族的時間日益逼近了。(未完待續。。)

ps:  抱歉,前一章的注1忘記發在感言裡面了,現在補發。

注1 :白銀海出自宋代早期官員陶谷的《清異錄》卷一汴京附近,有一個名叫紀生的老圃“一鋤芘(庇護)三十口。病篤,呼子孫戒曰:此土十畝地,便是青銅海也”。紀生用‘青銅海’來比喻他的10畝大小的菜園養活30口人表明菜園的收益是可觀的。帝國使用銀幣,所以改為白銀海。

第214章 解決好搞定的喀喇汗國

第214章 解決好搞定的喀喇汗國

1955高昌的西部邊境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大事,和前幾年發生的搶劫蒙古前往喀喇汗國經商的馬隊被一個喀喇汗國貴族搶劫之後被貿易制裁不同,喀喇汗國的汗王被高昌派人刺殺了。華夏帝國身為高昌的保護國在軍事同盟協議的框架下立即啟動了駐守在崑崙山一帶的邊防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入東喀喇汗國的都城,阿赫馬德死後繼任才一天的新汗伊卜拉欣二世躺在喀什的宮殿床上就被快速殺入宮中的特種兵俘虜了。高昌的駱駝騎兵和大批的攻城部隊剛剛按照預定計劃到達喀喇汗國東北部重鎮八剌沙袞時,華夏帝國已經對外宣佈東喀喇汗國已經滅亡,帝國接管了其首都以南的疆土,以北的疆土將由高昌佔領。

由於高昌西部最大的重鎮阿克蘇(帝國幫助其擴建的要塞)距離高昌和東喀喇汗國邊境只有不到300公里,到東喀喇汗國的都城疏勒(喀什)不過500公里,這實在是沒有戰略縱深,這點距離,好一點的騎兵都可以3天之內跑完。作為亞洲最後一個沒有拿下的大國,喀喇汗國的確是讓穿越眾心裡牽掛的存在。

在1952年的年度軍事會議上李基用了一個恰如其分的比喻‘兩個喀喇汗國就像腳底板的兩粒米,不拿掉不舒服,拿掉又不能當飯吃。’的確是這樣的,東西喀喇汗國在經過數十年的相互攻伐和戰亂之後早已不復當年哈桑可汗在時的那種繁榮昌盛了。此時的喀喇汗國控制下的地盤因為長期戰爭的破壞。已經滿目瘡痍的各個過去富裕的商業城市和水草豐美的遊牧部落早已無法支撐越來越繁苛的軍費和捐稅了。人口也因為戰爭大量的流失和戰死,要不是此時的喀喇汗國地區地廣人稀,還能承載一定的人口和非生產性財富消耗。汗庭對地方的控制力和國家早就自行解體了。

此時的兩個突厥人控制的國家總人口只有三百萬,其購買力還比不上被反覆搜刮的高麗內陸50萬人口的郡縣(沿海的地區在貿易和漁業的支援下總是很富裕的)。

這種民盡財窮的國家既沒有佔領的價值(殖民或傾銷的動力),有沒有佔領的必要(陸權論和世界島的戰略價值在穿越眾眼中一錢不值,在現代化立體國防模式的前提下,遊牧民族的騎兵侵擾簡直就是笑話),因此穿越眾僅僅只是將這個權利高度分散結構的比部落聯盟國家稍微高階一點的封建制早期國家視為一塊雞肋。地盤雖大但是隻能在進入石油時代才能有一點價值的中亞地區一直都是被排在攻略名單最後的位置上的。

可惜喀喇汗國自己作死,在1953年搶劫了一批數量巨大的馬隊財物。一個阿赫馬德的封臣,在距離邊境20公里的一條從蒙古過來的商道上搶劫了一隻400人的商隊,這隻商隊正是控制過蒙古的趙龍曾經秘密派遣到遙遠的西北地區探險的北極探險隊成員察合臺在蒙古西部乃蠻人部落中招募護衛組成的西征先遣隊。隊員中只有察合臺一個人是掌管著密碼本和軍用地圖的核心成員。其他人都是僱傭來幌子和護衛。

察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