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田忌反對道:“微臣認為我國萬不可出兵。今秦、魏一路勢如破竹,對韓進行夾擊,韓王惶恐,所以才派出三路使者,妄圖借趙、楚及我國之勢以解韓國之危。我與韓國山隔地遠,救韓恐難見其利,反而得罪秦魏兩國,秦國兵強馬壯,魏國與我相鄰,如秦借魏之道,兩國來攻,必見其害。為大王謀,當以兵馬未齊,回絕韓國使者。”
齊宣王點了點頭,認為大將田忌說得很有道理,見相國田嬰沉吟未言,於是問道:“王弟以為如何?”
田嬰微微一笑,說道:“燕內亂,大王欲謀燕,曾記否?”
齊宣王和大將田忌一愣,這根本風馬牛不相及,不知田嬰葫蘆裡賣得什麼藥。
田嬰接著說道:“如大王仍要謀燕,此其時也。”
齊宣王一下來了興趣,忙問道:“何以見得?”
田嬰獻策道:“前者大王欲謀燕,所懼者趙、楚、魏爾。如今機會來了,大王可詐許幫助韓國,鼓動韓、趙、楚與秦、魏一戰,然後乘各國無暇他顧的時機,齊出兵於燕,一戰可下,無後顧之憂矣。”
齊宣王驚喜交加,遲疑道:“王弟的主意雖然好,可惜燕國內亂已經結束,此時已非最佳進攻時機。”
大將田忌喜笑顏開,說道:“臣前勸大王曾言,破燕必須得有兩個先決條件,其一,燕之百姓不戴,諸侯弗與,順兵折將,元氣大傷;其二,周邊諸國無力他顧。相國之策大善,可令各國無暇他顧。如今燕國內亂歷經十個月、席捲三分之二的領土,兵力損失了三分之二,國庫空虛、經濟頹廢,百姓不戴。謀燕正其時也,為大王謀,應當機立斷。”
田嬰道:“中山向有謀燕擴大疆域之心,臣願往說服中山,兩國聯合進兵燕國,可保萬無一失。”
齊宣王大喜:“二卿所言甚合孤意,孤意已決。不知何人可為將,起何處之兵?”
大將田忌道:“大將匡章乃大才也,可為領軍之將。謀燕乃百年之大計,當盡起五都之兵,同時徵發北地之眾,一舉而下燕,成千秋之偉業。”
齊宣王隨後接見了韓國使者,滿口答應出兵助韓之事,但是提出一個條件,韓必須求得趙、楚兩國出兵,否則齊國不會出兵。
韓使者高興而去。
田嬰則馬不停蹄地趕往中山,與中山王一拍即合,約定好出兵時間,各自準備出兵事宜。
韓自以為得交於齊,遂與秦戰。楚、趙果遂起兵救韓。
醞釀已久的齊國突然發動了對燕國的戰爭,齊大將匡章帶了“五都之兵”,會同徵發來的“北地之眾”,向燕國進攻。中山隨後起兵響應。
燕國百姓痛恨子之內戰,齊國大軍所過之地,受到歡迎支援,使齊軍一路無阻,後因齊軍暴虐,百姓始與燕軍合作共同抵抗齊國大軍,可惜為時已晚,齊國大軍已進入燕國腹地。僅以五十天的時間攻下了燕都,前燕王噲身死,子之被擒後處醢刑而死。
這時中山國相邦司馬朋率軍於中人(今河北唐縣西南)打敗燕軍,殺死了燕的大將。隨後相繼佔領燕的中人、慶都、勺梁、曲逆、夏屋、陽城六縣。
武城,大軍雲集。
城裡人頭攢動,難民如潮,不斷地分流,不斷地大量湧入,一個月內經過武城的難民高達四十多萬。近日經武城進入領地的難民每日竟達到了三萬多人,而且還呈逐日增多的趨勢。
行府副總理淡顏親率農司副司長汀遠及大批官吏進駐武城指揮分流難民。
宇文芳華坐鎮襄平,鬱心怡坐鎮交梨,整個領地都在忙著安置難民,好在遼東地廣人稀,未開墾土地廣闊,很快就消化掉了不斷湧入的難民潮。
由於措施得力,難民們很快就穩定了下來,從領地領來工具急忙投入到開墾的勞作中,各鄉里聚機構很快組織上門編組軍訓。忙得是領地的官吏們,居民的生活根本就未受任何影響,照常生產、如常生活,他們根本就不怕敵人入侵,隨時都可組成一支強大的正規軍,像這種軍隊在領地隨處都可以組建起來,保護自己的財產沒有人不玩命的,更何況還是有組織的玩命,所以他們根本就不擔心。居民的穩定心理同時也影響到難民們,領地風平浪靜。
將軍府,凌雲志、樂毅、聞莘、無匣、冷風、竇章、仇戈正在議事。
“五日前,一支齊軍攻佔令支城,三日前,另一支齊軍攻佔孤竹城,兩支軍隊合計軍力六萬,目前正往孤竹城集結,目的不明。”竇章有條不紊地彙報剛收集到的情報。
“呵呵,才六萬軍隊,我們有些高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