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想法,但更多的還是想尋找悟命的契機。
他是有心之人,細細想來,他所知道的悟命之人大多和天子有關。他雖然不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卻相信在天子身邊悟命的可能‘性’更大。此刻聽說天子身邊的賈詡可能也是悟命之人,更增強了他的信心。
劉巴在賈詡當日指揮戰鬥的地方駐足良久,心‘潮’澎湃。
……
“劉巴?”劉辯上下打量著劉巴,心裡有此嘀咕,不知道眼前這位劉巴是不是那個傳說中不鳥劉備的牛人劉巴。“哪裡人氏?”
“臣是零陵烝陽人。”劉巴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雖然早就知道天子年輕,今年剛剛十八歲,可是第一眼看到劉辯的時候,他還是非常意外。天子面相很嫩,可是舉手投足間的氣度卻讓人懾服,不僅沒有傳說中的輕佻,反而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讓人不敢掉以輕心。
“哦。”劉辯還是沒分辨出來,他對劉巴的瞭解並不多,無從驗證起,只好暫予不論。“荊州今年的收成如何?”
劉巴抖擻‘精’神,將荊州今年的收成一一報了上來。他的官話雖然不怎麼標準,帶著濃重的江南口音,可是細細分辨之下,還是聽清楚。聽他將一筆筆帳目隨口報出來,與上計簿上的記載絲毫不差,劉辯估計,這個十有*就是那個讓諸葛亮也讚歎的奇才了。雖然他給劉備出的那個招有點損,劉辯並不怎麼喜歡。
“看來你對會計之學頗有心得,朕倒想問問你,如今天下分裂,山東盡反,關中財賦短缺,你可有什麼好辦法?”
劉巴‘胸’有成竹。他一路走來,早就準備好了答案。
“陛下,袁氏雖然起兵山東,可是說山東盡反,恐怕言過其實。”
劉辯一愣,看向劉巴的眼神有些異樣。山東盡反這四個字已經說得順口了,卻還是第一次有人當面反駁他,不過細想起來,劉巴說得一點也不錯。山東盡反的確有些言過言實,至少揚州就沒有反,絕大部分地區還忠於朝廷。徐州也沒有反,只是打不過有龍的曹‘操’,這才被迫向後撤退,既然如此,現在也沒有全部淪陷,一直在和曹‘操’拉鋸戰,拖住了曹‘操’的步伐。
劉辯興趣大增,這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才子,傲氣得有資本。“哦,那你倒說說看。”
見劉辯不怒反喜,劉巴心中大定,以手蘸水,就在劉辯面前的案上指畫起來。“陛下,論糧賦,的確山東為優,可是論財富,卻不盡然……”
劉巴說,山東人口眾多,良田也多,的確是糧食的主要產地,可是除了兗豫青徐之外,荊州、揚州的產量同樣不小。而論起商業,則荊揚的比重更大,就拿荊州來說,由‘交’州來的商人經由荊州北行,入洛陽或者長安,貨流量非常驚人。如果荊州大部分都在朝廷手中,只有南陽一郡被袁術控制著,如果能奪回南陽郡,重新打通商道,獲利必然豐厚。
除了‘交’州來的商道之外,大江同樣是一條不可忽視的黃金水道。大江將益州、荊州、揚州連在一起,這三個州現在都控制在朝廷手中,等於擁有了半壁江山。揚州的吳郡,荊州的長沙,都是產糧地,現在只是因為戰事消耗太大,能支援朝廷的有限,如果朝廷能夠出兵,使袁氏兄弟無暇南顧,那吳郡、長沙的米就可以轉而支援朝廷。
劉巴一連給劉辯提出了好幾條建議,其中一條最讓劉辯感興趣。劉巴說,江南發展一直不如中原,並不是江南的水土不好,不適合耕作,而是因為人口不足。中原如今地少人多,失地農民成為黃巾,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他們遲早還會成為朝廷的心頭大患。與其如此,不如將這些人遷移到江南去,讓他們自己開荒種地,一來可以減少袁氏兄弟手中控制的人口,二來可以增強江南的實力。
劉辯非常高興。劉巴果然是一個擅長經濟的人才,他提出的這些建議都是切實可行的,特別是人口一項,不僅可以用於江南,也可以用於關中。有他來和楊修搭班子,可以讓楊修輕鬆許多。
“留在長安吧,朕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劉巴正中下懷,連忙謝恩。劉辯又和他‘交’談了一陣,派人帶他去找賈詡、楊修,立刻入職。劉巴高高興興的去了,下了建章臺,正準備登船,孫策突然從旁邊閃了出來。
“子初兄。”
劉巴一愣,隨即大喜過望:“伯符,你怎麼在這兒?整個荊州都說你死了。”
孫策苦笑道:“為了家人安全,只得詐死埋名,實在愧見故人。子初兄,你怎麼到長安來了?”
“我不到長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