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明示。”
劉選福說道:“就是我的一位老朋友,新近得了一件古董。他想請我去給鑑定一下,然而這幾天我還有事,他又催的急,這不剛剛還叫人來請了第三回的,我實在是走不開,想叫你去幫他鑑別一下。”
文定忙道:“劉老,人家請的是您,我哪能擔此重任呀。”
劉選福笑著說道:“不礙事的,不是件很罕見的東西,我相信你的能力。你的假,我已經向東家請好了,明日直接坐船去漢口,我的那個熟人有幾艘貨船,正停在漢口的碼頭上,你明日拿著我的帖子去。”
文定只有接過劉選福手中的名帖,說道:“那小子我只有勉力而為,不給您丟臉。”
劉選福呵呵的笑道:“文定呀,沒什麼的,相信我的眼光,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你一定可以的,快些回鋪子早點睡,明日早去早回。”
文定從劉宅出來,想著自己終於可以到那漢口去了,以前都是聽人家說漢口如何的繁華,四大重鎮如何的繁榮,終於有機會自己親眼去見識了。
“注;”箇中人“,箇中是指行院。蘇東坡”浣溪沙。徐州藏春閣園“中有這樣的句子:”紅玉半開菩薩面,丹砂濃點柳枝唇,尊前還有個中人。“”
明朝成化年以前,還不曾聞聽過漢口。只有一江之隔的武昌與漢陽,那時漢口地區還是與漢陽連為一體的,滿灘蘆花、魚躍鳥飛的一片蘆蕩澤國。
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明英宗朱祁鎮的第二次年號“天順”年間,此後漢水下游連年大水,堤防多次潰口,終於在漢陽縣西排沙口、郭茨口間決而東下,發生了一次大的改道。
漢水在龜山之北形成合而為一的河道,從不穩定的分汊入江,到穩定歸一的匯入長江。這樣一來,漢水也把漢陽一分為二,到明憲宗朱見深的“成化”年間,便活脫脫擴出了一個漢口。
它與武昌相隔長江,與漢陽相隔漢江,這三鎮之狀況才初見規模。
由於這漢口地盤開闊、港灣水域條件良好,再輔以堅固堤防,形成了一個“佔水道之便,擅舟楫之利”的絕佳良港。
終於使的漢口逐漸成為長江的中轉樞紐,不僅在三鎮之中後來居上,經濟大大的超過了他們。而且還被列為明朝的四大重鎮,是長江水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
自形成後又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