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無奈。就算是當年稱霸內廷的劉瑾也好,還是自稱是內廷第一人的呂芳也好,誰也沒有真正掌控過御馬監。御馬監成為了一個內廷老大的禁忌,一個任何老大都不願意提及的話題。其實道理十分簡單,不是他們做不到而是他們不願意做。御馬監名義上是負責皇室馬匹管理的衙門,其實從一開始建立的時候,已經明確了這個衙門的職責和許可權。皇帝手裡需要有部隊,一支只聽從皇帝一個人號令的部隊。雖然皇宮有守衛,但是這些軍隊不是獨立的,他們要聽從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雙重指揮。皇帝不信任他們,他們也不是皇帝最值得信任的軍士。在一定的時候這些人成為了皇帝的隱患,他們時時刻刻監視著皇帝的一舉一動,甚至於威脅到了皇帝的安全。所以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立了錦衣衛,由錦衣衛負責內部保衛,這些護衛在外圍守衛。後來錦衣衛因為要監視官員,人手嚴重不足,朱元璋才想到建立一支只聽從皇帝一個人的軍隊。這支軍隊從一開始建立就已經脫離普通的軍隊序列。除了每一年固定不變的軍費開支外,兵部也好五軍都督府也好,誰也不能控制這支軍隊。這支軍隊名義上由內廷御馬監管理,其實是由皇帝一個人說了算。這支軍隊就是大名最精銳也是最神秘的軍隊,因為他們的任務是保衛皇帝,負責禁宮的治安,所以大家管這支軍隊叫禁軍。
因為御馬監負責這支軍隊的日常管理,因為御馬監是皇帝最後一道防線,所以御馬監的一把手地位十分特殊。原來御馬監的總管不隸屬於司禮監下屬的,御馬監總管因為管著軍隊所以和司禮監掌印太監幾乎平起平坐。在大明官員們稱呼內閣首輔為“外相”,司禮監掌印太監為“相”。所謂“外相”和“相”加上最後拍板的皇帝,就可以決定一切國家大事。但是內行的人知道“外相”和“相”聯手最多隻能決定國家的未來走勢,真正想要控制局面還需要軍隊的支援。整個國家軍隊林立,但是從總體上來說除了名義上的五軍都督府之外,整個朝廷一共有十鎮。其中邊關有四鎮,京城三鎮,南直隸南|京一鎮,其他地方還有兩鎮。這十個鎮的直接掌管人才是軍隊最有權勢的十個將軍。因為朱元璋這個皇帝從一開始就擔心軍隊不受控制,所以取消了元帥這個職務。平時的軍隊日常管理和訓練交給五軍都督府分別管理,後來因為有了十鎮,所以這些鎮下屬的軍隊由他們的將軍管理,其他的軍隊才歸五軍都督府管理。隨著各地軍隊各行其是,五軍都督府的許可權越來越小,幾乎成為了一個擺設。大家都說十鎮的將軍才是大明最厲害的武將。但是知道內情的人會說十鎮的將軍在御馬監總管面前算是一個屁。十鎮的將軍每個人手中最多幾萬人馬,雖然比一般的地方武裝厲害不少,但是絕對不能和禁軍相提並論。禁軍無論是從軍隊的人數和精銳程度上來說,都不是任何軍隊可以比擬的。雖然外人不知道禁軍的準確數字有多少,但是透過一些禁軍的隻言片語,還有每一年武器裝備的申領數目,可以猜測出一些端倪。禁軍不存在著虛報數目和剋扣軍餉等地方武裝的陋習。所以禁軍的數量和裝備精良程度不會有錯,很可能是兩個鎮甚至於三個鎮的總合。所以御馬監的總管才是大明朝掌管軍隊人數和最精銳的人。怪不得在內廷有“司禮監有文相,御馬監有武帥。”的說法。
到了嘉靖皇帝朱厚的時候,為了便於管理內廷,也為了儘快將御馬監的勢力收歸自用,嘉靖皇帝朱厚這才下令御馬監併入司禮監下屬。這樣一來御馬監的總管也算是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下屬,一個當然的秉筆太監了。當時嘉靖皇帝朱厚之所以要這麼做,也是一個無奈的辦法。當時嘉靖皇帝朱厚以明孝宗朱樘的繼子身份繼承大統,他必須要認明武宗朱厚照也就是先帝的母親張太后為母親。嘉靖皇帝朱厚登基的時候才十幾歲,朝廷有內閣首輔楊廷和掌控,後宮有張太后把持。嘉靖皇帝朱厚成為了一個傀儡皇帝,就連一點自由和秘密也沒有。為了儘快改變局面,當時擔任嘉靖皇帝朱厚的貼身太監的呂芳,建議儘快控制後宮。嘉靖皇帝朱厚想盡辦法也沒有從楊廷和和張太后手裡要到多少權力。這也讓嘉靖皇帝朱厚徹底恨上了楊廷和和張太后。呂芳成為了司禮監的隨堂太監,一個一點實權也沒有的小人物。但是呂芳為自己的主子嘉靖皇帝朱厚打聽到了一個好訊息。張太后雖然掌控著後宮,但是手下時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和御馬監總管太監關係不好。利用他們兩個人的矛盾,就可以分化張太后在後宮的勢力,為嘉靖皇帝朱厚爭取了時間和機會。為此嘉靖皇帝朱厚力勸張太后將御馬監併入司禮監,御馬監總管擔任司禮監的秉筆太監。表面上看起來統一了行政號令,其實是讓司禮監掌印太監和御馬監總管加深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