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峻和郭威是多年好友,為人深沉,頗具謀略,被郭威倚為臂膀。酒席間閒談,說到當時的朝政,郭威嘆了一口氣:“說實話,這老劉家的天下,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我前段時間被朝廷徵召,回了一趟京城,看到現在的朝廷已經遠遠不是先皇當政時能比的了。小皇帝只顧玩樂,大臣們也趁亂髮財,尤其是那兩個宰相蘇逢吉和蘇禹珪,更是權傾朝野。我和楊邠、史弘肇、王章,是先帝指定的輔政大臣,楊邠掌管朝廷機要,我負責在外帶兵征伐之事,史弘肇負責京城的守衛,王章主管財政。可是這兩個宰相,因為我們四人分掌著事情,對他們辦事有阻礙,就對我們看不過眼。我不在京城還則罷了,等我去了才知道,他們幾個之間屢有齟齬,要不是在用人方面和楊邠起衝突,要不就是王章不按他們的意思發放錢糧。本來矛盾就很深了,偏偏那個史弘肇是個牛脾氣,根本就看不上這兩個姓蘇的宰相,見了面連個客氣話都沒有,矛盾是越來越深。這次去京城,皇上要我除了鎮守鄴都之外,再承擔防止遼國入侵事宜。老史也是好心,見我已經來了京城,能見著皇上,於是提出讓我掌管樞密工作。蘇逢吉則以早年的規例為由反對。本來這事情也沒什麼,能當就當,不能當就算了吧,可是老史卻在朝堂上和蘇逢吉吵了起來,把蘇逢吉等人說得一無是處。你想他掌管著京城的禁軍,這蘇逢吉究竟是個文官,怎麼敢和他頂牛,所以被罵得狗血噴頭,第二天朝廷還是下了一道旨意,讓我兼領樞密。可老史還不領情。我臨走的時候,大家置酒為我送行,說到此事,那老史居然站起身來說道,當日在朝堂上大家各執一詞,最後還是我據理力爭,你郭威才當了樞密一職,就為這個,你也得喝了這一杯。我正在為難的時候,蘇逢吉按捺不住了,起身向我敬酒說都是為了國家考慮,不必太過介意。楊邠也在一旁幫腔。老史卻急了,竟然說天下是打出來的,要的是長槍大劍,書生的毛錐子有個屁用!這話一說出口,又得罪了一個人,就是掌管財政的王章,他暗含諷刺地說要是沒有毛錐子,你史弘肇手下那些兵丁的餉銀糧草都是從哪出來的?當時的局面一片混亂,我萬萬沒想到會是這個樣子啊,所以假裝喝醉酒就趕緊跑了回來。大臣們之間如此爭鬥,什麼事都不能取得統一意見,將來可怎麼辦啊?!”
。§虹§橋 蟲 工 木 橋 書§吧§
第46節:第五章郭威起兵(8)
王峻笑了笑說:“將軍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過了兩天這王章也覺得局勢太過緊張,想當個和事佬,於是設宴邀請眾人,想緩和一下矛盾。在酒席上王章提議大家行酒令,史弘肇是個粗人,斷然拒絕,說我不會玩這個,要喝便喝,不喝便走,喝酒講究的是痛快,搞這些彎彎繞有個屁用。當時在他身邊陪坐的是個姓閻的官吏,見大家都尷尬,就悄悄對史弘肇說,行酒令其實一點也不難,只要多練習,就可以跟大家一起玩了,於是手把手教史弘肇如何行酒令。那史弘肇剛剛學會行酒令,出錯自然難免,幸虧有這個姓閻的官吏在一旁指導,才不至於太過丟臉。可是這蘇逢吉卻話裡帶刺地說,你身邊有姓閻的,自然不用擔心被罰酒了。史弘肇一聽這話,臉上便掛不住了,將桌子推翻在地,罵不絕口地就要毆打蘇逢吉。蘇逢吉見勢不妙,趕緊告退。史弘肇仍舊不依不饒,他來赴宴時沒有帶兵器,便向王章討要一口寶劍,非要趕上去殺了蘇逢吉不可。楊邠在一旁勸說,史弘肇的怒氣仍不能平息,立刻上馬走了。楊邠怕他做傻事,就一直跟著他,直到把他送回家才安心。”
趙匡胤等人都聽得面面相覷,無法想象朝堂上居然已經混亂到如此地步,也不能理解史弘肇和蘇逢吉怎麼竟然有如此大的仇怨。郭威是瞭解內情的,長嘆一聲:“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史弘肇這樣做雖然魯莽,但蘇逢吉這話確實說得過了。”
趙匡胤拱手問道:“將軍瞭解內情嗎?”
郭威點點頭:“這史弘肇年輕時也是個狠角色,橫行鄉里無人敢惹,但為人仗義,碰到不平的事情敢於出頭。有一次,一個姓閻的娼妓被人所控制,不能脫身,求到他的門下來。史弘肇便替這閻氏解決了麻煩。閻氏感謝他的恩情,於是以身相許,並把體己銀子都給了史弘肇,讓他投軍。史弘肇投軍以後,由於作戰勇敢,便一路做到了現在的官職。現在雖然夫榮妻貴,但閻氏早年是娼妓一事,卻是史弘肇的一塊心病,誰若是提到這事,他便和誰急。蘇逢吉如此譏諷於他,史弘肇必然不肯輕饒。只是這蘇逢吉雖然不帶兵,腦子卻好使,兩人水火不容,我反倒為史弘肇擔心呢。”
眾人都默不作聲,各自喝酒。就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