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天意如此,將軍若是不聽從天意,反而不吉。”他們二人自然知道郭威的心思,所以有意這麼勸說,眾將官當然轟然響應,一時間群情振奮。
郭威本來就希望有人出來說這番話,真有人說了,他卻假意推辭,最後在眾人的勸說下,點頭同意了。當即點起兵馬,以郭崇威為先鋒,他和王峻在後面領兵慢慢前進,趙匡胤和韓通自然跟隨。只是郭威走了,鄴都卻也需要有人來管轄,於是鄴都的軍務都交給了柴榮來掌管。當下大軍出發,很快就到了檀州。那檀州刺史王殷,是王章的弟弟,聽說郭威領兵進京面聖,大哭著走出城門來迎接,情願將全城兵馬都交給郭威,讓他帶去東京。郭威百般安慰他,立即安排軍隊渡河。在碼頭上看到有一人形跡可疑,於是叫過來詢問,原來是宮中的太監,受了劉承佑的指示,正準備去鄴都探聽情況。郭威大喜:“我正打算上一道奏摺呢,既然碰到你,那就麻煩你了。”說著寫了一道奏摺:
臣威言:臣發跡寒賤,遭際聖明,既富且貴,實過平生之望,唯思報國,敢有他圖!今奉詔命,忽令郭崇威等殺臣,即時俟死,而諸軍不肯行刑,逼臣赴闕,令臣請罪廷前,且言致有此事,必是陛下左右譖臣耳!今鸗脫至此,天假其便,得伸臣心,三五日當及闕朝。陛下若以臣有欺天之罪,臣豈敢惜死。若實有譖臣者,乞陛下縛送軍前,以快三軍之意,則臣雖死無恨矣!
大概的意思是:不是我想來,實在是下面的軍士們看不過去,非脅迫著我前來。這封奏摺明著看上去好像是在推卸責任,實際上卻滿含威脅,言外之意是我都被兵士們脅迫了,等到他們進了京城,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劉承佑雖然年幼,但也不是糊塗之人,接到郭威奏摺,便知道他是什麼意思了,當即在朝堂說既然郭威領兵前來,我們應當派兵抵禦。可巧當時有個叫慕容彥超的將領,平時一貫自大,這時也被劉承佑叫來商量發兵事宜。朝堂上有一些老臣一向知道郭威的手段,又知道京城現在沒有防衛的兵力,於是出謀劃策說:“郭威原來隨著先帝征戰沙場,特別善於打仗,我看滿朝文武,沒有一個是他的對手。但是他手下的那些鄴都軍士,家眷可都在京城內,不如將那些家屬們都驅趕到城樓上,等到郭威來了,能說通還則罷了,如果說不通,郭威必然指揮兵士攻城,到時候將士們一看滿城都是自己的家屬,自然也下不去手。那時我們再行攻心之計,就可以保住京城了。”這條計按說挺毒辣的,真是一條妙計,劉承佑也覺得可行,偏偏那個慕容彥超聽了以後不以為然,立即反駁:“這是懦夫的做法。那郭威能有多大本事,現在居然敢縱兵直逼京師,我們當然應該發兵討伐。”劉承佑是個沒主意的,聽到慕容彥超說得如此容易,當即命令慕容彥超為統帥,率兵直奔檀州去阻擋郭威的軍隊。
虹橋書吧。
第48節:第五章郭威起兵(10)
郭威是何等聰明的人,早就想到了京城內可能會以鄴都軍士的家眷相威脅,於是三番五次和軍士們說:“皇上被奸佞所迷惑,大肆殺戮功臣,我這次進京只不過是想向他當面訴說冤屈。我在京城的家屬已經被奸臣們所殺,倒也沒有牽掛。但你們的家屬都還在京城,到時兵臨城下,恐怕奸臣們對你們的家屬有害。不如你們還是奉了皇上的旨意,把我抓起來送到京師吧。”將士們被他這麼一激,自然都不樂意,紛紛說必然不會因為自己的私情而壞了將軍的大事。郭威得了他們這一番話,這才不再說了,但私下裡找到王峻,讓他告訴將士們,攻克京城之後,允許他們在城內搶劫幾天。王峻將這個訊息傳到軍中,將士們聽了之後當然更加踴躍。
這天,大軍來到了天平軍境內,突然接到報告,前方有高行周領兵堵住去路。郭威聞聽是高行周親自領兵攔截,不由得頓足捶胸:“萬萬沒有想到老高竟然出兵,這下子我可麻煩了。”
趙匡胤和韓通都不明白是怎麼回事,這時有人悄悄說:“郭將軍的脖子上文著兩隻小雀,所以人送外號‘郭雀兒’。這高行周勇冠當世,人人都稱他‘高老鷂子’,郭將軍這輩子最怕碰到的就是他。你想這雀兒碰到鷂子,能有個好嗎?”趙匡胤和韓通聽了以後哈哈大笑,趙匡胤道:“我以前也聽說過這高行周的名頭,只是一直沒有機會碰到,現在既然碰到了,就讓我們去會他一會,看看究竟是他這鷂子飛得高,還是我這棍子打得狠。”當即就向郭威領命出戰。
郭威聽到趙匡胤和韓通肯出戰,非常高興:“我曾見識過你們的本事,和那高行周不相上下,只是高行周除了勇猛之外,還善於用兵,若只是在陣前打敗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