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如果看了也覺中意,便在薦捲上批示‘取’字,然後送給另一位副主考官,若這位副主考官也中意,再得一個‘取’字,那這份卷宗便已經過五關斬六將,高中機率增加到八、九分。此刻,卷宗被送到主考官這裡,若能再得主考官一個硃紅的“取”字,一份硃卷經過複雜的程式,最終修成正果,恭喜高中了。
不過,即便高中名列“杏榜”,也只是稱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到得三月,這些中了的貢士再由皇帝親自御殿覆試、擇優取為進士,亦由聖上欽定前十名的次序。殿試只考一題,考的是對策,為期一天。錄取名單稱為“甲榜”,又稱“金榜”;分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多人,賜“進士出身”。三甲則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一般稱為“傳臚”。殿試只用來定出名次,能參加的貢士通常都能成為進士,不會再有落第的情況。
能中進士便是功名的盡頭,不能重考以求獲得更高的名次。能夠一身兼解元、會元、狀元的,就是“連中三元”。
不過這些,當然都是後話了。
此刻,閱卷官個個埋頭辛苦閱卷,好在在第三場結束時,實際上閱卷官這邊差不多已經看完了第一場的卷宗。
即便如此,如此強的閱讀量,還是讓這些閱卷官疲累不堪。
等到主考官高大人出來催促眾人薦卷時,大家都埋首卷宗堆裡,幾乎沒有一個人及時起身。
“諸位大人,即便本官不說,大家也應該知道本次春闈的重要性。聖上對本次春闈無比看重,想必大家也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所以,閱卷時大家務必要走心,莫要辜負了聖恩……”
說著,他將目光逐一掃過眾閱卷官。
好像要將眾人臉上的皮扒一層下來般。
一向被稱為老好人的高大人,此刻臉上帶著少有的嚴肅:“否則,小心諸位的身家性命不說,連累了別人,連累了家人,那就罪上加罪了!聖上明鏡著,眼裡可容不得半粒沙子!本官相信,諸位都是公正廉明之人,也都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好了,大家都別愣著,趕緊薦卷吧。”
說完,他揮了揮手。
注:本章一部分內容來源為資料查詢。
第1193章 發現端疑
幾名閱卷官怨聲載道。
“高大人,您說得簡單。這麼多卷宗,可是大周建國以來參加春闈考試最多的一年。卻依然只有十二天時間給我等閱卷,又不增加人數,委實太難。萬一在限期內無法閱卷完畢,可怎麼辦好?”
“諸位的顧慮,本宮自然明白。放心,只要你們盡力而為,聖上那邊,本宮一定代為把諸位的意思上達天聽,務必給諸位足夠的時間閱卷。”
高大人朝著金鑾殿所在的方向一抱拳:“可要是拖延的時間,等聖上核查時,卻發現了紕漏……大家同朝為官,都深諳聖上的性子。到了那時,哪怕是本官想出面說情,也怕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
這話一出,縱然這些閱卷官再有一萬個怨言,也不敢再胡亂說出來,只得悶頭閱卷。
高大人暗自冷笑。
每年放榜時間都是有規定的,這些翰林院的官員平日裡吃好喝好,當值時不過整理整理文件歸類之類的活計,整日不見建樹。眼下這般忙碌,不過三年才有一回。
就這還要叫苦?
那就回家吃自己去吧!那樣最輕鬆。
當聖上和吳大人走進貢院裡時,眾人都埋首在卷宗堆裡。
堆積得好像山一樣高的卷宗擋在閱卷官的視線前,並沒有察覺聖上的到來。還是高大人率先發現了聖上的到來,趕忙趕過來拜見。
“無妨,繼續忙你們手上之事,朕是來走走看一看。”
高大人眼下的工作確實忙,可再忙也比不了聖上重要。他隨同聖上四處走走看看,暗地裡,卻傳話下去,讓大家都注意著點兒。
秦逸人在貢院裡四處走動著,心裡卻不住翻騰著前些日子盼兒所說的那些話。
眼下貢院裡參與閱卷和主考的官員,都是他精心挑選出來的國之棟樑。他委實難以相信,這些人中還有明知故犯的舞弊之舉。
可他心中卻始終有一股陰雲揮散不去。
暗地裡,卻朝著身旁的吳大人遞了個眼色。
吳大人低下頭,藉故尿遁走向另一邊,而秦逸自己,則走到已經取中的卷宗前檢視起來。
今年春闈足足有一萬餘人應試,取中三百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