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關懷一下我們的周圍環境,讓我們的生存空間更合適我們生存,這才是我們的生存之道。
“各位觀眾:晚上好!今天是8月31號星期日,農曆八月初一,距北京殘奧會開幕還有6天,歡迎收看新聞聯播節目……” 這是我們聽到羅京在去年9月入院治療前的最後一次播音。羅京走了,再也不能回到他摯愛的播音臺上。我很懷念他,願他一路好走… …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王哲:中年男人與《超級女生》
//blog。sina。/s/blog_4aa6fa86010006ep。html
最近一直沉迷於《超級女生》。
幾個月前各賽區海選時還是陸陸續續地看,但到最近一個多月的全國總決賽時,我已經到了每週五下班後必放下所有事務回家看“超女”的地步。有時看得興起,還要同時與幾個有共同愛好的人互發簡訊或打電話探討心得感受。其中有一對和我年齡相仿的臺灣夫婦,因工作關係和我及太太成為好友。他們因為第一次看到這個節目,感覺非常不錯,尤其對方太太,比我還要投入,嘻笑怒罵溢於言表。每到看節目時就不斷地和我簡訊、電話交流,有時甚至還未到週五就已提前和我探討起來。為此,經常引得我太太醋意大發。某次正在看直播,岳母打來電話找我問事,太太直接回答說:“媽,明天您再打過來吧,我們老王現在正和別人老婆聊得歡呢!”嚇得岳母差點當天趕來調解。
自從被同事們知道我是“超女”迷後,我感覺在公司的形象一落千丈!大家工作閒暇時的談資一定是王總愛看“超女”的事。儘管公司的年輕人非常多,可好像沒幾個人愛看“超女”,尤其讓我痛心疾首的是,我曾扒著門縫聽到有個年輕女同事評價我:“王總可能是全北京最後一個看超級女生的中年男人了!”這件事讓我深深體會到“扒門縫偷聽”這個舊社會遺留下來的不良習氣確實應該徹底根除!有件事一直困惑著我:“超女”這次是第三屆了,但好像年輕人越來越不愛看,相反我身邊的一些中年人卻對這個節目越來越感興趣。比如除了那對臺灣中年夫婦,地產神仙派裡的黃璽慶博士就是個地道的“超女迷 ”,包括楊樂渝、雷越姝這樣的偽、準超女迷,雖說有關“超女”的問題一問三不知,但卻也能坐在電視機前看一晚上“超女”(實在不知道他們在看什麼)。想想去年,王石都成了著名的“超女迷 ”,黃健翔、白巖松加入了“涼粉”派,甚至於黃健翔還與超女鬧出了緋聞。如果照這種趨勢下去,難道《超級女生》會成為一道中老年觀眾喜愛的欄目嗎?如果真是這樣,我想《超級女生》的製作單位一定會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因為它的主要收入來源將大打折扣。這也是我一直想不明白的一件事:我們這些經濟基礎遠遠強於80後、90後的中年人,寧肯相互間打1小時電話表達對“超女”的心情和感受,卻不會去給喜愛的選手發一條支援簡訊!
我堅信如果《超級女生》節目一直辦下去,像我這樣的中年觀眾一定會越來越多。因為這個節目帶來的不僅僅是心理上的愉悅、放鬆,它同時還能給我們帶來更深層次的思考和借鑑:
一、“超女”們從海選開始,經過複賽、淘汰賽、決賽,要多次面臨評委們的吹毛求疵,接受場外選票的殘酷事實,尤其在驚心動魄的PK大戰時要面臨“毫無專業素養”的大眾評委們的考核,最後一路打拼上來。這與我們工作道路上的艱苦歷程是何其相似呀!尤其是我們這些在職場上拼搏了十餘年、有了一定社會和經濟基礎的中年人,體會就更加深刻。如何保持現在不錯的工作狀況?如何有更好地發展?如何不被別人超過?這些不正是我們每天都在冥思苦想的嗎?因此,看“超女”的過程,實際也是我們回顧拼搏歷程、品味人生真諦的一個過程。
二、實事求是地說,“超女”創造了一個市場營銷的奇蹟!它完全可以作為市場營銷學的經典案例而進入教科書。大到“超女”整體社會氛圍的營造,小到每場比賽豐富多彩、新穎獨特的競賽方式,從整體到細節都確實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尤其今年,從復活賽開始到總決賽,每場比賽都有不同的賽制,而且每場比賽都能結合之前出現的問題不斷進行調整,最終將專業化、娛樂化、大眾化整合到了極致!相反,現在有哪個行業的營銷手段能達到這種登峰造極的地步?特別是我們房地產行業,我粗粗統計了一下,所使用過的營銷手段(途徑)達到了20餘種,是所有行業中營銷手段最豐富、資金投入最多的行業,但我想同時可能也是投入產出效率最低的行業吧。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