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在不長的時間內,取得如此進展,靠的是什麼呢?
農影中心優勢獨具:歷史悠久定位專業
經驗豐富隊伍過硬
如果說,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見證了我國農村改革發展的歷程,那一點也不過分。改革開放以來,為了適應廣大農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1987年農影中心就製作了《農業教育與科技》節目並在CCTV—2播出。特別是從1996年元月1日CCTV—7農業節目正式播出至今,農影中心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涉農曆史資料,這個優勢絕無僅有。
“只要我們提供的科技資訊與實用技術農民感興趣、看得懂、學得會、有效益,就是我們最大的效益。”《科技苑》製片人張穎穎的話,道出了農業節目不同於一般節目的公益使命。
農業節目屬於農業專業化頻道,它的服務物件主要是廣大農民,是社會消費水平最低的一個群體,它決定了農業節目作為專業化節目的社會公益性質。目前不少專業電視節目以“娛樂化”求更高的收視率,而CCTV—7農業節目作為國家級的農業電視節目群,面對低俗化、都市化的潮流,堅持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的價值取向,進一步滿足“三農”宣傳報道的專業性和特殊性要求,堅持無論在節目設定還是節目內容方面,始終把農業科技、資訊、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宣傳和服務作為宣傳的主旋律。
“每次坐到裝置前的時候,你真的會感到無數期盼、欲求與熱情凝聚成巨大壓迫感——那就是激勵我們始終不會倦怠的動力。”這是農影中心一位普通編導的心聲。
經過多年的一線採訪,許多農業節目製作人員,對“三農”問題有著較其他媒體從業人員更為深刻的理解,對農民感情深厚,有的與許多農民兄弟成為了朋友。這支能吃苦打硬仗、熱愛“三農”事業的優秀團隊,成為做好節目的人力資源基礎。
同時,在農業部的大力支援下,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技術裝置改造也取得了很大進展,前期攝、錄與後期製作裝置已經實現數字化。這些宣傳工作上的硬體,保證了“三農”宣傳工作順暢有力地進行。
做好節目的基石:成功的合作模式獨有的人脈資源
十年磨一劍。作為CCTV—7農業節目的承辦單位,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積極與政府農業主管部門和其他各種機構進行交流互動,建立了成功的合作模式,積累起豐富的人脈資源優勢。
近10年的實踐證明,農業部和中央電視臺的合辦,使農影中心在製作農業節目上具有“先天”的優勢。這種合作方式是成功的,既發揮了中央電視臺這一專業電視機構的指導和管理優勢,又充分發揮了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依託農業行政和科研系統的優勢。
專業電視機構的介入使農業節目在表現形式上生動活潑,以其貼近性深為廣大農民朋友所喜聞樂見,而農業部的背景又增強了節目的權威性和導向性,確保農業節目為切實服務於“三農”問題的解決,密切配合“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思路,充分滿足服務物件瞭解掌握農業、農村政策法規、經濟資訊、科學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的特殊收視需求。
與此同時,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與各級農業主管部門、科研推廣機構也建立了緊密的協作關係,建立了由CCTV—7農業節目地方工作站、中國農業電影電視協會會員單位、部分地方電視臺等參加的協作網,及時溝通訊息、資源共享,開發與整合農業系統現有資訊採集渠道,建立各有關部門涉農資訊支援協作機制,開闢穩定的資訊交流通道,透過農業節目的傳播平臺更好地服務於農村、農業、農民的切實需要。長期積累下來的豐富人脈資源優勢,也為專業電視節目增值服務時代開發多元盈利模式提供了可能。
有專業隊伍、有播出平臺、有獨特優勢、有合作模式——但這些電視節目;農民滿意嗎?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農業節目給農民帶來了什麼(1)
電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多大影響?這個問題很少有人留意,也很難做出準確的評判。但有個判斷可能大家都同意,那就是這個影響被大大低估了。
我國有著9億的農村人口,電視成為他們獲取外界資訊的主要來源。在“三農”問題被高度重視的今天,隨著電視節目的多樣化,農民可以看到日漸增多的翔實的政策解讀、實用的科技知識、致富的資訊門路、多彩的文化風尚……尤其那些為農民量身定做的各類農業節目更是吸引著他們的眼球。對於普通農民、農技人員、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