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西埠城的南山分校,求學者爆棚,人數絲毫不比龍城總校那邊少。
真武學院,各類武道術法傳承。在華夏倖存者心目中,符師首屈一指,最受歡迎。
想成為符師者,多不勝數。能進入號稱‘符師聖地’的南山學院求學。更是夢寐以求。
只不過,求學者眾多,天賦資質合格者,少之又少。
南山頂。
巨塔聳立,坐落在學院中央。人潮洶湧,在學院大門外排成兩條長龍,從山頂蜿蜒直至山腳。放眼看去,排隊的都是歲數不大的孩子。在四周家人目光鼓勵下,小臉帶著興奮和忐忑。隨著人龍一步步向前捱去。
院門內側。有一寬敞的廣場。南山學院師生雲集。老師們負責招生。孩子們今天放假,卻沒一個回家,都留在學院看熱鬧。
李平是豐收商行老人,也是黎霸任命的學院副院長。在南山學院成立之初。院長由黎霸兼任。兩名副院長,一個楊健,一個李平。都是精神異變者。
學習符法首要條件。精神力必須異於常人,體質獨特。能感受到遊離天地某一屬性的元氣。其次,孩子從小學習符法。能夠事半功倍。
有關檢測符師資質,早在之前,黎霸摸索出一套方法。但只能測試大概,難以做到精確。
在塔樓六層,獲得《永珍符經》,內有專測符師資質稟賦的法門。如今,在學院廣場豎起的兩座玉碑,就是黎霸根據獨特法門,打造出的測靈碑。
一測體質屬性。二測精神本源,靈魂之火強弱。
所有求學者,必須經過測靈碑探查。符合條件者,方能成為學院見習符師學員。
當然,如果不夠符師資格,還可選擇其它術法傳承。廣場上,有專測劍修稟賦的密室,還有武宗強者坐鎮,出手檢驗求學者古武根骨稟賦。
基本上,魚貫經過廣場的孩子們,都會選擇先測試自己的符師稟賦,如不合格,才會退居其次,選擇武道及其它術法傳承。
一名名孩子經過測靈碑,按照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