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章 猜測(1 / 2)

小說:鐵樓 作者:黎照臨

第一種是幻覺說。

這種觀點認為,人魚其實是並不存在的,古代的海商船客對海洋生物的瞭解十分有限,很容易將自己並不瞭解的海牛一類哺乳動物當成妖怪。

其實看看這東西遊動嬉戲的身姿和人類確實是有一些相似之處的,更兼此物主要生活在鮫人頻繁出沒的中國南海,所以這種觀點更容易被學術界所接受。

第二種是古猿說。

這種觀點依託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人在進化到古猿的階段時,分成了兩個支流,一個向陸地發展成了現在的人類,另一個向水下發展,成了一個新型的海洋生物——鮫人。

在漫長的進化歷程之中,二者交流越來越少,最後儼然成了兩個獨立的系統。

第三種是避難說。

這種觀點認為,人魚這個物種就是消失的文明——亞特蘭蒂斯的後裔。

關於亞特蘭蒂斯的描述最早出現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對話錄》裡。

據稱其在公元前年至9600年左右被一場超強的自然災難所毀滅,其殘骸隨陸地一起沉入海底。

希臘神話裡,亞特蘭蒂斯的居民是海神波塞冬的後裔,波塞冬在這塊領土上有十個兒子,分別掌管不同區域,其中大兒子阿特拉斯扮演者類似諸侯盟主的角色,亞特蘭蒂斯這個名字也是因他的存在而命名。

但是,按照原本的說法,強盛的亞特蘭蒂斯的統治階層因為某些原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不斷地腐化墮落。這種腐化甚至激怒了主神宙斯,為了對之表示懲戒,宙斯在一夜之間引來地震洪水海嘯之類的自然災難,頃刻間就將這個富饒的城市淹沒在了海洋裡。

身為海神的後裔,亞特蘭蒂斯的居民中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人表現出了無以比擬的適應性。他們長出魚鰓,生出魚尾,逐漸演變成了海洋中的土著居民——鮫人(人魚)。

根據現在的研究表明,在淹沒在水底的亞特蘭蒂斯遺址的確發現了大量的建築殘骸,按照相關學者的推斷,這裡確確實實存在著高度發達的史前文明,這也為生存在柏拉圖式神話之中的亞特蘭蒂斯後裔學說增添了頗多的神秘因素。

當然,除了以上三種說法之外,還有第四種說法,我們暫且稱之為“本土居民說”。

因為在一些資料上看,南海鮫人在早期和沿海居民有著相當多的貿易往來,他們通常會用絲帛和珍珠去交換商品。多的時候一年幾次,少的時候數年一次。

於是有人提出,其實所謂的鮫人並非是特殊的海洋生物,只不過是生活在海洋中的異族人口而已,因為他們在服飾、膚色、樣貌上都和當地居民迥異而被人誤會成海中生物。

這種說法的合理性在於:

首先,人,作為智力高度發達的生物不會輕易和野獸做貿易,你想想一個獅子拿狐狸皮和你換羊腿,你敢不敢接受?既然能夠有貿易往來,就證明最少在一定程度上,二者之間是能夠實現良好交流的。

其次,古人採珍珠並不像現在這樣容易,沒有氧氣瓶游下深海是挺不靠譜的行為,所以面對手中掌握著大量珍珠的異族,大部分人都會心生疑惑,以訛傳訛的情況也不是不可能發生。

再次,為什麼這種交易絕大部分出現在南海一帶,也是需要考慮的一個大問題。翻出中國地圖,很容易就能看出在我國沿海地區,面對最多的就是海南島和南沙群島的附近的東南亞國家,這些國家中善於捕撈紡織的不在少數,因而在這種說法在商貿交流這個問題上更具有可行性。

除了這第四種觀點以外,還有一種是龍女說散見於江南各省的奇聞異事裡。

這一類主要記錄的都是些才子佳人的故事。

譬如說你救了一隻魚,她變成一個姑娘回來給你做媳婦,最後龍王派人把他抓走,你才知道她是龍王的女兒。哭喊掙扎中化了真身,一條大尾巴呈現在了你面前。要麼就是一些客商官吏在一個不適當的時候坐在船頭,看見一個半魚半人的東西坐在石頭上跟他眉來眼去,他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到處打聽,最後的結果又是三個字:“龍女也。”

但是這類的說法畢竟憑空杜撰的可能性居多,而且,他們所描述的東西和我們所說的鮫人也有一些明顯的出入,因而,這樣的說法不在我們探討的範圍內。

不管這些推測有多少的合理性,最少,有一種事情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這種所謂的鮫人的商業價值非常非常高。

拋卻那個長生不老的神話不提,跟鮫人緊密聯絡貴重物品就不少,一個是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