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用“蟲魚篆”,周代用“蟲魚大篆”,秦代用“大篆”和“小篆”,到了漢代則統一使用小篆和隸書來代替紛雜的古文字,等到了三國時期篆字又逐步被取代相對精簡的隸書佔了主導地位......再之後,各種篆字就很少有人會用了。
趁著休息的機會,我跟九爺他們大體說了一下關於古文字的基本常識。九爺的文化程度不高,小胖更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主兒。這兩個傢伙都有自己牛逼的地方,但要跟我比歷史知識他們差得還不少。聽我講了一會兒,小胖頗有感慨地對我說:“看樣子,這也是個寶貝啊,不知道能不能賣錢。”
“夠嗆。”一撇嘴,我說。
“為啥?”小胖說著,明顯有些不解。我莞爾一笑用手電照著那三個字對小胖說:“你覺得,這東西哪裡值錢了?這三個字確實是古代才有的,可你知道是誰寫的麼?這石頭也有年頭了,可你知道材質麼?你不要以為越古老的東西越值錢,也不要以為被古人擺弄過的東西就是古玩了,跟你說句最直白的,秦始皇夠牛吧,可就算你把秦始皇的搓腳石搞到手,它也照樣一文不值,因為,搓腳石壓根兒就不是值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