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 轉掌(1 / 2)

小說:鐵樓 作者:黎照臨

從日後的交往上看,那老道雖怪,卻並非一無是處,最少,他的功夫非常好。

他練的是內家拳法,很像八卦掌,但又不完全是。

在我的印象裡,最初那幾天一到半夜他就起來練功,偶爾出去上個廁所,十次有九次都能看見他自己一個人圍著院子裡的大樹轉圈圈,八步一迴圈,不多不少。

練功的時候,他的身形沒有多少起伏,手上的掌形卻跟著不斷變化,那姿勢不像在跟人打架,卻似在表達一種淡然天外的逍遙自在。

在傳統武術裡,一般的功夫都是手比腳快,因為身體條件的限制,胳膊上的動作都比腳下的活計來得細膩複雜。

但是他不一樣,練功的時候,上半身雖有變化,但是這變化遠不如腳下來的玄妙。而且,他那小步子一踩,一點聲音都沒有,往前一蹚,人就往前“遊”了一段,隨後微微轉體,又往前“遊”了一段。

隨著動作的加快,這種特點愈發明顯,身形也越來越模糊,如火如荼時,就算是十四十五的月亮地裡也完全看不到人。除了布鞋擦著地面的偶爾發出的沙沙聲之外,只能聽見院子裡他那道袍裹著風聲獵獵作響外加游龍戲水一樣的一道道身影。

說句實話,他這功力深厚,身法更是奇快無比,在我生平所見之人裡,也是頭一號的大行家。

但是就算他再牛逼千百倍,我也是從來都不仔細看的。

武術圈裡的規矩,偷看別人練功要挖掉眼睛,這個三爺爺很早以前就說過。

尤其是那些晚上練功的,最忌諱有人窺探,一不小心偷學個一招半式也是推不掉的大麻煩。

以前他都這麼教我的,以後他也讓我這麼做,但是那一次例外,遇到這老道之後一直對江湖規矩念念不忘的兩個老頭子竟然完全變了態度。

每到那老道在院子裡練掌法的時候,呼呼大睡的三爺爺都會突然醒來,隨後將迷迷糊糊的我叫醒,再擠眉弄眼地一陣使眼色。

我知道,他想我出去看看。可我真不想,年輕人覺多,總是捨不得夢會周公的好機會。

三爺爺見我不起來,立刻就陰下臉,站起身將我從被窩裡拎出來,咣噹一下就扔了出去。

破門之時,我十分順利地被那老道發現了,一臉茫然地看著他,又撓撓頭看向屋裡。

完了,這事兒沒法解釋了,想到這裡我很裝蒜地跑去廁所,又裝作舒舒服服地跑回屋子,卻沒想,三爺爺早就防著我這手呢,見我推門,又踢著屁股把我轟了出去。

我歪著腦袋看那老道,老道也歪著腦袋看著我,一陣無語之後,他過來摸摸我的腦袋還問我想不想跟他學點真本事。

我說我沒錢,他說不要錢。

一聽這話不由得心中一沉,緊跟著靈機一動又說我年紀太小做不了主,這事兒得爺爺他們同意才行。

本想著用這託詞將他的邀請搪塞過去,哪知道這話剛一出口,屋裡那兩個老頭子就異口同聲地說了句:“行。”

這下子,連那老道都無奈了,可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想收回來也不容易。

雖然沒有正兒八經的拜師儀式,但是,那老道也算是我的師父之一了。

我倒好說,學不學都成,可家裡那兩個老頭兒卻不這麼想,第二天殺雞宰羊地慶賀了老半天。按照老一輩的傳統,我跪在地上給他敬了一杯茶,他裝模作樣地喝了一口,我們就算半個師徒了。

後來才知道,他那時教我的那套東西叫“陰陽八盤掌”,是董海川所傳的八卦掌的原型之一,典型的道門武術。

這套掌法,分八路,整套功夫都暗合著道教裡關於陰陽五行的各種論調,八種核心技術化為八種掌法,在理論上也對應著“乾坎艮震巽離坤兌”這八個先天卦象,應用在實戰之中,又一掌分八掌,分出了六十四種散手用法,每種用法,又能分化出閃、展、進、退、這四種情況,總結起來,大約有250餘種經典招式。

這八卦掌,號稱內家三大名拳之一,與楊露禪的太極門,李洛能的形意門並稱江湖,在清末到民國的那段時間更是能人輩出名噪一時,她的技術核心,是步子,也叫“趟泥步”,又稱“八卦步”。

練這種步法都是從轉圈開始。

單換掌、雙換掌、引手掌、背身掌.......不管你練什麼路子,都得圍著一個點畫圈,八步一迴圈,一步不多,一步不少。

所以啊,在這江湖上,素來有這樣一句話,叫“太極如摸魚、八卦如推磨、形意如捉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