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這個人的個人經歷到整個《西遊記》的創作,時時刻刻都透露著一種濃濃的佛教氛圍,但是,在對佛家思想的頌揚的同時,作者本身,在情節的安排上來說,還是對本土道家有著一定的敬畏的.
就比如說,上老君這個問題。老君是臣服於玉皇大帝的麼?很多的理解是,但是,其實不是這樣,在道教的體系之中,玉皇大帝是神權最大的,但是,他的等級並不是最高的,玉皇本身跟清道祖相比,還差了十萬八千里,要說玉皇是天上的皇帝的話,那清就是天上的聖人,這裡面的關係,很複雜,說也說不清,用最生動最樸實的話講,清道祖,是盤古大神顯化而成,是世界的創造者,而玉皇大帝,是既定秩序的維護著,他是一個管理者,或者說,他是在以清道祖的代理人身份在行使神權的,吳承恩懂不懂這<豬><豬><島>小說個道理,我們不清楚,但是,最少我們要懂。
可即便他不懂,在《西遊記》的小說裡頭,道家還是有幾個不得不提的牛逼人的,先說出場次數比較多而且最受爭議的老,也就是上老君,有人說他不強力,但是,我覺得,這人在西遊記的世界裡也是最頂尖的人物,理由呢,有很多。
先,悟空大鬧天宮,折騰得死去活來,他本身的本事大,這是其一,他師父牛逼,暗中保他,這是其二,弄了個天昏地暗日月無光的時候,出現了個人先後將其制服,先,第一次捉他,很多人將功績放在二郎神身上了,還有人說,楊戩的本事比悟空大,要我說,這完全是扯淡,二郎神的本事,跟悟空在伯仲之間,悟空怎麼讓人逮住的?明明是上老君看得著急,拿金剛鐲助了二郎神一臂之力。如果這還不算牛逼,後來出現的青牛的事兒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了,那老牛,就是老出關的時候騎的,有道行有法力,手裡的圈圈更是無解,說收啥就收啥,把猴請來的救兵都給弄無語了,最後咋弄的?我記得,悟空沒招兒了去請的如來,如來一算,派了一個羅漢跟悟空走,那羅漢說"如來分付我兩說,那妖魔神通廣大,如失了金丹砂,就教孫悟空上離恨天兜率宮上老君處尋他的蹤跡,庶幾可一鼓而擒也。”結果呢?十八顆金丹砂往下一丟,立刻被老牛收了去,這時候,上離恨天找上老君去了,老君到那兒,笑呵呵地把牛牽走了。
這時候,就有一個疑問,如來能掐會算那麼大本事,明知道自己的十八顆金丹砂制服不了老牛,為啥還費這麼大勁力去肉包打狗呢?理由很簡單,這,一個是佛祖,一個道祖,倆人的本事能耐影響力,都在伯仲之間,悟空是佛家的人啊,讓悟空執魔瞪眼地去,人家不搭理你咋整?於是擁有無上智慧的佛祖拿出十八顆金丹砂當了見面禮故意給了青牛,那意思,是告訴老君,大哥你收錢辦事兒差不多就得了,我也不容易啊,這很明顯的一件事,不信的話你自己翻書去。
除去了老君之外,道家出現的牛逼人還有兩個,一個是菩提祖師,這人就不說了,公認的頂尖高手,傳說中是《封神》體系裡,最牛逼的五個天道聖人之一,西方教二教主,西方準提道人所化。因為,準提道人很特殊,是一個兼通佛道兩家的高人,在《西遊記》這本書裡,他的身份能解釋很多疑點,其中,最大的一個疑點就是悟空的名字的問題,要知道,悟空這兩個字,明擺著就是佛號,在腦袋不被門擠壞了的情況下,任何一個道士都不會給徒弟起這麼一個名字的,可菩提祖師這麼牛逼的一個人,就給悟空起了這麼一個名字,為啥?因為菩提祖師本身,就是一個兼通兩家的雙料高手,你看他的名號,“菩提”。
啥是“菩提”?“菩提”不是漢語裡頭常見的詞,是音譯,是佛教的專屬名詞,當“智慧”、“覺悟”講,哪個道士這麼給自己起名字的?在那個位面裡頭,就準提道人一個人能幹出這種事兒,有的人,覺得準提道人這位面不夠高,於是說,菩提祖師不是準提道人,而是跟鴻鈞老祖一個位面的人,說不定是鴻鈞老祖的師兄弟什麼的,對這種人,我只想說,去你舅姥爺的吧能死多遠給我死多遠。
再說第個道士,這個人,就是鎮元,就是種人參果的那個,藏法師的前身,金蟬跟他有交情,藏過來的時候,他知道是老友前來,於是讓徒弟摘了人參果去招待,這個時候,有一個細節,很多人都知道他有事要走,幹什麼去了卻很少有人留意,按照書中的說法,他,是聽課去了,聽誰講課?元始天尊。
鎮元的本事,是很大的,在整部書裡,能跟悟空死磕不落下風的人,少,他就是其中之一,由此觀之,元始天尊的本事肯定是想到高的,別說沒出來就不一定,在道家的體系裡,修為境界是很重要的,在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