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始能隨河車運轉,煉成丹胎。《還真集》捲上:“初關煉精化氣,抽坎中之陽也。”其具體功法,有采藥、封爐、煉藥、止火四訣要。
第二境界
煉氣化神(本書簡稱化神期)
煉氣化神,又稱中關、十月關、大周天功。與初關煉精化氣不同,這一階段修煉的目的是神、炁合煉而歸於純陽之神,也就是結聖胎的階段。就是在返還童體以後,全身的關竅進一步開啟,經脈暢通,此時將人身之氣與天地之氣進一步相合,並配合自己的元神進行煉養,使神炁摶結,結聖胎於中下二丹田間,再和合凝集,以養大丹。《西山群仙會真記·煉炁成神》:“若以神煉氣,氣煉成神,非在於陽交陰會,其在於抽鉛添汞,致三八之陰消,換骨煉形,使九三之陽長。三百日胎仙完而真炁生,不可再採藥也。肘後飛金晶,自腎後尾閭穴升之而到夾脊,自夾脊關升之而至上宮,不止於腎炁補腦,而午後降真火以煉丹藥,致陰盡陽純也。”故稱此過程為“二歸一”。神、炁歸一也就是聖胎(大藥)產生。又與小周天功不同,這一階段講求“乾坤闔闢”,運用“大周天”即乾坤卯酉為四正,以乾坤交媾為用,以下田為爐,以黃庭為鼎,以元氣氤氳於二田之間,行二田返覆,十月養胎。元李道純稱此修煉過程為“有無交入”,即“有為”向“無為”的過渡。《中和集》說:“丹書雲:真土製真鉛,真鉛製真汞;汞鉛歸土釜,身心寂不動。斯言盡矣。即得真鉛,則真汞何慮乎不凝氣煉氣之要,貴乎運動,一闔一�,一往一來,一升一降,無有停息。始則用意,後則自然。一呼一吸,奪一年之造化,即太上雲: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正此義也。”就是說以神抑制心中真火,使真火抑制腎中真水,水火交媾于丹田,身心即會寂然不動,得到了真火,真水就會凝結。煉炁的要領在於運動,闔、往來、升降、呼吸一刻也不停息,開始可以運用意念,後來就要自然而然,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其具體修煉過程為:七日煉大藥,十月守關養胎、抽鉛添汞,到胎完炁滿,移胎上田天宮。就是神、氣歸一,聖胎(大藥)產生之時。功夫修至此時,陽神就會出現,可以印證到肉體長生;此時性命合一,處於混沌狀態,就象胎胞中的嬰兒一樣,即返老還童。
第三境界
煉神還虛(本書簡稱返虛期)
煉神還虛,內丹學術語。當實施了「煉氣化神」的中關功夫有了成效的時候,就可以進一步實施「煉神還虛」的功夫。「煉神還虛」屬於「三步功」中的「上關」功夫。在傳統上,「煉神還虛」以九年為火候數足的時間標誌,所以該層次的功夫又稱作「九年關」。在實踐上,「九年」並非是固定的,而是活的,這要根據內丹修習者的先天素質、個人悟性、外部環境等方面的條件而定。「煉神還虛」是內丹修煉的高階階段,也是出神入化的一種理想境界。如果說「煉精化氣」是「收三歸二」的功夫,「煉氣化神」是「由二歸一」的功夫,那麼「煉神還虛」則是任神而至於虛極的過程。與初關的「有為」、中關的「若有若無」之操作不同,上關的修煉完全是「無為」的功夫。「無為」是大道的本性,它是不可言說的,所以丹家常常以一個圓圈「O」來表示。這個圓圈既表示神志進展到虛空狀態,也表示內氣周圓的品性。「圓」是從月象來的,月亮周圓就是大明,研究所日月陰陽的符契而合一。至於該層次的功夫為什麼又有「九年關」的說法,這是遵循後天回覆先天的逆式理則而得出的。由後天而先天,則坎離陰陽相交而成乾體,乾卦以「九」為陽數之極,九九數足,則純陽而延年,呂洞賓以「純陽子」為號,這本身就象徵著「煉神還虛」的內丹奧妙境界。
第四境界
煉虛合道(本書簡稱合道期,達此境界,脫離肉體凡胎,可超凡入聖,一般被尊稱為聖人境界。)
煉虛合道;內丹學術語。這是道教內丹修煉的最上乘功夫。所謂「煉虛合道」也是道門逆式思維與「破執」觀念的體現。從煉精化氣到煉氣化神,再從煉氣化神到煉神還虛,這遵循的都是復歸回覆的思維模式。道教認為,進入虛空境界的時候,如果有執著心,依然沒有擺脫「有為」法度,應該進一步破除執著心,連虛空也一併忘記而沒有跡象,這樣才能最終與本真之大道合為一體。從唐朝的鐘呂道脈到明清時期所有道教煉丹家都一再強調「煉虛合道」的精神,作為全真道的「七真」之一,邱處機在《大丹直指》對此有明確的說明,而李道純則將此稱作「打破虛空」。所謂「打破虛空」,其最基本的理則就是忘記一切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