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和南極的人。因為京瓷公司曾經為他的這次探險提供了贊助,大場先生曾講經當面向我致謝過。
見面時,我開口便稱讚大場先生這種挑戰生命極限的勇氣,大場先生聽後似乎面露難色,並立即給予否定。
“不是,我沒有勇氣,甚至還是一個膽小鬼。由於膽怯,我不得不小心謹慎地進行了準備。恐怕這是此次成功的主要原因。相反,如果冒險家只是一味的膽大,就會直接導致死亡。”
聽到這裡,我感嘆不已,萬事事在人為,大場先生緊緊地掌握了人生的真理。這位難得的冒險家想說的是,如果沒有膽小、慎重、小心作後盾,所謂的勇氣也不過是蠻勇。
大病初癒後體悟到的人生真諦
到此為止,我敘述了人生因心理狀態而改變的人生大原則。其實,我的人生連續遭受失敗和挫折,我也是在屢遭厄運中領會到這一法則的。
年輕時的我,做任何事情都不順利,事與願違,且屢屢落空。我常想,我的人生為什麼不順利呢?我是個多麼厄運的男人!似乎被蒼天遺棄。我發牢騷、不滿意、怨天尤人。在反覆挫折的人生中,我慢慢醒悟過來,原來這一切都因我自身的心理而起。
最初的挫折體驗是中學升學考試的失敗。之後不久,我感染了結核病。當時,結核病是不治之症,而且我的二位叔父、一位叔母都因結核病而死亡,我的家庭被稱為“結核病家族”。
“我也吐血了,不久也會死嗎?”還很幼小的我遭受悲傷的折磨,被病魔與悲傷徹底擊垮,無法支撐持續低燒的身體,只能臥倒病床別無他法。
那時候,鄰居的阿姨也許可憐我吧,把《生長之家》的創始人谷口雅春先生的《生命的真相》借給我閱讀。對即將進入中學的孩子來說,該書的內容有點難,但是我一心想找點寄託,一知半解地埋頭苦讀。
“我們內心有個吸引災難的磁石。生病是因為有一顆吸引生病的羸弱的心。”讀到這一章節,我牢牢盯住了這些話。谷口先生使用“心要上”這個詞,闡述了人生中的遭遇全部是自己內心吸引來的,生病也不例外。所有一切都是由心相投影到現實中來的。
生病由心相投影而至的說法有些殘酷,但對那時的我來說恰恰說準了。原來我叔父患了結核病,離開自己的家療養時,我非常害怕傳染,總是捏著鼻子跑過叔父睡覺的房前。而我父親毫不猶豫地承擔起看護的責任,我哥哥也認為不會那麼容易感染坦然處之若無其事。總之,只有我似乎非常嫌忌親戚生病,總在迴避。
似乎遭受上天的懲罰,我的父親和哥哥沒有任何問題而只有我感染了。原來如此,我想通了。想回避、逃避的心,非常厭惡生病的我的那顆羸弱的心吸引了病災。就因為害怕,而害怕的事情就在我的身上發生了。我體會到是消極思考的內心吸引了消極的現實。
原來心相就是現實,少年的我對谷口先生的話深有感觸,也對自我行為進行反省,併發誓以後儘可能朝好方面著想。但是,這正是眾生凡人的悲慘之處,心相仍難改變,在那以後繼續著坎坷曲折的人生。
心態決定命運
幸虧結核病治癒,我又可以返回學校讀書了。在那之後,我和失敗、挫折的緣份並未完全中斷。大學入學考試或第一志願也不合格。進入本地大學求學,成績相當好,但是畢業時,恰逢因朝鮮戰爭的軍需而出現的繁榮景象逐漸消失,經濟開始不景氣,多次就業考試接連失利。有時,我們這些地方新辦大學的畢業生甚至連考試機會都沒有。我不禁詛咒世道不公和自己命運之不濟。
為什麼我是一個這麼不走運的人呢?買彩票,前後的號碼都中獎,只有我“沒有中”。反正結果總是白乾,於是心慢慢朝錯誤的方向傾斜,就像前面所說的那樣,我對自己的空手道頗有信心,於是就想破罐子破摔,一度曾在鬧市區的某個暴力團事務所門前徘徊良久。
在大學教授的關照下,我總算進入京都的電瓷製造工廠。其實這是一家任何時候倒閉都不足為奇的破爛不堪的公司,到期發不出工資是理所當然的事,甚至經營家族內部還在發生內訌。
好不容易進去的公司竟然是這種狀態!同期進入公司的幾位同事每每相遇,都在抱怨,發匯不滿,商量著什麼時候辭職。不久,同事們一個個相繼辭職,另尋他就,最後只剩下我一個人留在公司孤軍奮戰。
不料,改變了以前進退兩難、猶豫不決的心態後,反而似乎豁然了,心情也愉快了。感嘆懷才不遇,怨天尤人亦是枉然,於是心情有了180度大轉變,決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