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3 / 4)

事。炮擊事件發生後,日方反誣中國軍隊開槍射擊,又說城內藏匿義勇軍。惡人先告狀,日本致電日內瓦國際聯盟,竟提出3項無理要求:

1。事出誤會,由中國軍事當局用書面向日軍道歉;

2。滿洲國警察有駐紮榆關之權;

3。駐榆關之日本守備隊行動,當地中國軍隊予以保護。

日軍炮擊山海關暫告平息後,山海關駐軍將領何柱國趕往北平彙報,中國軍隊也作好部署:商震的第32軍開往灤河(後轉冷口),第29軍宋哲元部開赴喜峰口,王以哲軍開赴古北口,萬福麟軍推進到界嶺口以北地區。何柱國(已任第57軍軍長)部則把主力佈置在北戴河至界嶺口之線。第9旅所屬第627團駐山海關城西5公里的紅瓦店、七星寨一帶,625團駐城西五里臺、孟家店、角山寺一帶。駐山海關城和北翼城的守軍只有626團1個團的兵力,分別部署在西南水門、南門、東南角樓等陣地。

何柱國

何柱國1898年出生於廣西容縣,幼年喪父,依靠伯母撫養長大。自小何柱國在廣東陸軍小學堂上學,1914年升入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1917年進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入伍,不久,就被選送日本留學,進入日本士官學校中國學生隊12期騎兵科學習。

雖為東北軍的重要將領,其最高職務曾達國民黨陸軍第15集團軍上將總司令,但他卻並非東北籍軍人。他是憑著高超的軍人素養和智勇的作戰指揮,取得張學良的信任和廣大官兵的擁戴的。

1919年5月在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後,回國先後在駐華北部隊及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服務,但後來,他卻堅決奔向了東北軍,以至西北軍馮玉祥部給他以更高的職務和官銜,他也不為所動。要問他為什麼?原來他投東北軍有三個明確的目的:第一,他在日本士官學校學的是騎兵,認為到滿蒙大地正好施展自己的所長(他最後終於擔任了國民黨陸軍部隊的第一個騎兵軍軍長);第二,他腦子裡的假想敵是日本,認為去東北就是走向了國防抗日第一線;第三,為了自己能有帶兵的機會,好親自指揮部隊作戰。當時一般軍閥都喜歡叫行武出身的人帶兵,對學生出身的人,只能作參謀教官之類的角色。獨在東北軍,有很多學生出身的人卻直接帶了兵。這一點也深深吸引了何柱國。在以後的直奉戰爭和中原大戰中,他的軍事才能得到充分體現,使張作霖、張學良父子頗為讚賞。

日本侵略軍從綏中調來步兵3000餘名,野炮、重炮40餘門,飛機8架,鐵甲車3列,坦克20多輛,軍艦2艘。日軍完成進攻部署後,終於在1933年1月1日發動了侵榆戰爭。

長城抗戰第一槍(2)

山海關

1月1日下午2點,日本駐榆關守備隊隊長落合,通知留榆日僑在5小時內全部撤入南海日本兵營“避難”。晚10點40分,南關車站附近忽有爆炸聲數響,繼而南海日本兵營向城內發射重炮彈5發。11點50分,日軍向車站及南關一帶展開鳴槍示威,並指揮偽滿便衣隊企圖進佔山海關城,當即被中國哨兵擊退。12點,日軍向我守軍提出4個條件:

1。南關歸日軍警戒;

2。南關中國駐軍撤退城內;

3。撤退南關警察及保安隊;

4。撤退城牆上的中國軍隊。

日方的無理要求遭到我駐軍拒絕後,又將南關外中國警察繳械。我駐榆旅部知大戰之不可避免,守軍626團團長石世安,受命積極作應戰佈置。

何柱國聞變後,星夜馳返榆關前線,到達秦皇島時,前方炮火十分猛烈。何下令堅決抵抗,並向全軍釋出《告士兵書》:

“願與我忠勇將士,共灑此最後一滴血,於渤海灣頭,長城窟裡,為人類張正義,為民族爭生存,為國家雪奇恥,為軍人樹人格,上以慰我炎黃祖宗在天之靈,下以救我東北民眾淪亡之慘。”並提出戰鬥口號:“以最後一滴血,為民族爭生存;以最後一滴血,為國家爭獨立;以最後一滴血,為軍人爭人格!”慷慨激昂的動員令,激勵著全軍將士的抗敵決心。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灑盡鮮血(1)

日本在山海關長城上唱日本國歌

2日凌晨5點,日本關東軍第8師團的3列鐵甲車,載步炮兵2000餘名開到山海關車站。上午9點,日軍守備隊長兒玉率部70餘人,一邊在民房上架設機槍向我城上守軍射擊;一邊率兵架木梯登城。當第一個日軍爬上半腰時,被我守軍一槍打死。兒玉手持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