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事。第二,要想長久地吸引住男人,靠的不是美貌,而是智慧,因為美麗的女人只會讓男人風光一時,但智慧的女人卻會讓男人受用一世。
中國古代有所謂四大美女之說,從西施、貂嬋到王昭君、楊貴妃,引無數英雄豪傑競折腰。她們的美貌傾國傾城驚天動地,她們的事蹟被人津津樂道、代代相傳。有時候我在想,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浩浩五千年的長河中,點綴了多少粉黛紅顏?但歷史為何偏偏選擇了她們?究竟是什麼成就了這四名奇女子的千古美名?
僅僅只是美貌嗎?
不錯,她們是很美,西施在河邊浣紗,河裡的魚兒見了都忘了呼吸,全都沉到了河底;昭君出塞,天上的大雁驚得都落到了地上(所謂西施沉魚,昭君落雁),沉魚落雁的典故就是這麼來的。但四大美人也並非十全十美,百家講壇的主講人紀連海先生在他所著的《嘆說四大美人》一書中,就列舉了她們在外形上的種種缺陷:素有“沉魚”之譽的西施天生一雙美麗的大腳;讓“落雁”為之驚歎的昭君則是窄肩;貂嬋的遺憾在於耳朵極小,特別是耳垂,幾乎無肉;四大美人裡面毛病最多的當屬楊貴妃,楊貴妃天生患有狐臭,所以她有事沒事就愛洗澡泡溫泉。這一泡不要緊,泡出了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個澡堂子——華清池。
以上四大美女的缺點不過是民間傳說,實情是否如此,其實早已無法考證。不過後人總結出的種種缺陷實際上也印證了一種觀點——她們名垂青史並非僅僅得益於美貌。就拿西施來說,後人對她津津樂道,除了她的美貌之外,更多則是她出眾的智慧和美好的心靈。她能夠在國家危亡的時刻,甘願犧牲自己,挺身而出,最終換來了國家的復興和天下的太平。正如紀連海先生所評價的那樣:英雄壯烈贏得的光環,也遮擋不住美女的嬌豔,人世間沒有你少了幾許姿色,吳越的故事沒有你就不再傳奇。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一、美女不是男人的最愛(5)
楊貴妃也是如此。有歷史學家考證,楊貴妃體重至少有一百六十斤,按照現在的標準,整個一“胖妞”,最起碼也得是天天上美容院健身減肥那種,可人家偏把一代明君李隆基給迷得“從此君王不早朝”。什麼意思?正常的朝九晚五都給廢了。我總在想,如果只靠一百六十斤的體重就想把閱盡春色無數的唐明皇給迷倒,還一迷就是二十年,不只是靠美貌和身材吧?何況楊貴妃死的時候都三十八歲了,古時候人普遍早熟早衰,三十八歲擱現在至少也是五十歲婦人的相貌了,但楊貴妃專寵一世,那絕對靠的是大腦,她不是那種無腦的“波霸”。史書記載,楊貴妃不僅精通音律,還擅長舞蹈,對詩詞歌賦也很有研究,經常和唐明皇一唱一和,翩翩起舞。他們夫婦倆領導的梨園可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交響樂團,裡面集合了多少指揮家歌唱家和舞蹈家啊。逢年過節,梨園都要進行彙報演出,唐明皇會親自登臺指揮,楊貴妃也會一展歌喉,也難怪李楊的愛情故事會被白居易寫得那樣哀婉動人、纏綿悱惻……如果楊貴妃只是個吃青春飯的,如果她除了有點兒漂亮外其他一無所有,那也就不會出現“六宮粉黛無顏色”的局面了,那首流芳千古的《長恨歌》也就不復存在了。
紅顏薄命往往起源於紅顏對命運的期待值過高
有個女演員說過這樣一段話:女人,長得很漂亮是運氣,長得很不漂亮是晦氣,長得不很漂亮其實是福氣。我覺得這話說得有道理。女人太漂亮,圍著的男人多,受的誘惑也多,難免恃嬌持寵,最後的結果無非兩樣:要麼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要麼就孤芳自賞,乏人問津。像關之琳這等頂級大美女,都單身了多少年,至今待字閨中,一問才知道,敢情身邊都沒男人敢追她,她太漂亮了,走哪兒都帶電,估計哪個男的稍一接近她,就被電暈了,只好個個都歇菜了。看來女人太漂亮,跟男人太有錢,都不是什麼好事,這美女跟鉅額財產一樣,都會被無數好事者惦記著、揣摩著、唸叨著,擱誰家裡都不踏實。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過去有種說法,“一入侯門深似海”,但男人娶個太漂亮的美女回家,也怕“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所以,大多數男人下半身雖很好色,但上半身又很理智,他們深知美女可以喜歡,但不能愛,更不敢娶回家。要不然中國自古為什麼一直有“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的說法呢?
在我看來,紅顏薄命的悲劇往往起源於紅顏對命運的期望值過高。倘若把人生比喻成一筆投資,某些美女只把年輕貌美當做唯一的資本,總想一本萬利——她們生怕上天辜負了自己的花容月貌,可是投資總有風險,一本萬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