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2 / 4)

小說:顧準文集 精校本 作者:竹水冷

邦集團之間的戰爭,是國際戰爭而不是內戰。現代國際法中的戰爭和平法,是從希臘城邦之間的戰爭的國際慣例中演化出來的。

經濟發展和發展的方向

初期移民,目的是到海外去尋找可以安家落戶的新土地,目的不在商業。但是聚居於一個城市中的獨立社會勢必要謀求經濟上的“自給”,因而除農業以外必定要發展必要的手工業,要作對外的商品交換。一旦商業和手工業發展起來,交換範圍的擴大簡直是沒有限制的。而古時小亞細亞這個地方的狀況,又十分有利於希臘人城市的工商業的發展。小亞細亞東部是赫梯的舊壤,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傳播到那裡為時很早,冶鐵技術大概首先發源於高加索(公元前1000年時,地中海世界已進入鐵器時代),包括冶金技術在內的工業技術十分發達。希臘移民,透過民族混合和其他途徑,在小亞細亞廣泛吸收了先進的古代巴比倫文明,有助於它們的手工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海濱的殖民城市背後有廣闊的腹地,可以取得手工業原料,可以用工業品交換糧食,而且還據有發展海上貿易最有利的地位。地中海的海上貿易,早在克里特時代已經開始,邁錫尼衰落之後,腓尼基人繼起販運其間。當希臘人在海外城市定居下來的時候,星羅棋佈的希臘人海外殖民地事實上組成了一個希臘人的海上貿易商站網,這些條件,使多數希臘殖民城市走上農工商業兼營的道路。農業是他們最初得以取得生活資料的行業,工商業發展以後,他們當然不會放棄,因為無論哪個城市,某種程度的糧食自給總是十分必要的。不過,有些城邦。尤其是某些海島,後來大種葡萄,釀酒出口了。工業,有鋼鐵製造業,陶器,紡織,製革,其中尤以米利都最為著名。商業的擴充套件尤為積極,因為開通新商路,尋求新的市場和新的原料來源,是市場經濟獲得新發展的首要條件。

這是推動希臘殖民城市遵循“分裂繁殖”路線的第二個因素。開闢新商業,需要在新地方建立商站,這些商站是財富集中之地,必需築壘據守,以防劫掠。這些新商站是商業殖民城市有計劃派人建立的,在當地人民軟弱可欺的情況下,或在當地人民文化落後,希臘人的海上貿易幫助他們輸出土產交換精巧工業品,交換葡萄酒,橄欖油等“珍貴物品”,得到他們歡迎的狀況下,很快又形成為一個新的希臘殖民城市。派遣新移民出去的殖民母邦,並不缺乏熱烈願望出去碰碰運氣的冒險家,這些人又是母邦統治階級所不喜歡的“難領導”的頑梗不化分子,他們移居到新地方恰好可以消除母邦內的擾亂因素,“分裂繁殖”於是愈來愈成為希臘擴張的基本方式了。

“二次殖民”

這就是由希臘海外殖民城邦出發的“二次殖民”。荷格斯(Hogarth)結合當時地中海地區的國際狀況,綜述二次殖民的過程如下:

“最初的希臘殖民地很早就在它們緊鄰地區作二次殖民了。米利都建立了愛阿蘇斯(Iasos),庫梅(Cyme)和累斯博斯(Lesbos)移民於鄰近的一切海岸和小島。小亞細亞西邊的愛琴海沿岸和前海(即今馬爾馬拉海)沿岸,加上黑海最西端的赫拉克里亞(Heracleia)、潘提卡(Pontica),在英雄時代(公元前九世紀)以前都已經被佔領了。

(小亞細亞)南岸……羅陀斯島以西的地方直到西里西亞-西普里阿特(Cilician-Cypriote)集團諸城市出現以前,我們沒有碰到最初的希臘殖民地,但是,看起來在旁非利亞(Pamphylia )諸城市中有過希臘人商站性質的居留地,諸如法國利斯(Phaselis)……帕加(Perga)阿斯盆都(Aspendus),按其名稱來看,那裡的居民還是當地人佔居支配地位,西里西亞一些城市如塔爾蘇斯(Tarsus)亦然。

建立在較遠的腹地,距海比通常希臘城市與其港口間的距離為遠的(如科羅封Colophon之距諾丁姆Notium)我們只聽到梅安徒(Meander)河上和赦爾密斯(Hermus)河谷的一些。梅安徒河上的馬格尼西亞(Magnesia)的和特拉里斯(Tralles)兩城自稱和任何海濱殖民地同樣古老,另一個西彼洛斯(Sipylus)山下的馬格尼西亞(Magnesia)亦然。

下一步希臘人繼續殖民,目標指向(小亞細亞)南岸。庫梅據說是第一個成了“異域”上殖民地的母邦,它移植了一批移民到旁非利亞旁邊,但是馬上喪失給蠻族人了。羅陀斯在呂西亞(Lycian)海岸中部建立了兩個小商站,並和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