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就組成為一個獨立於母邦之外的國家了。荷格斯說,古代希臘作家所稱的米利都“握有海上霸權達十八年之久”是它的殖民活動最迅猛的時期的標誌,看起來是恰當的解釋。因為新殖民城市很快就成為無助於母邦的政治軍事威力的獨立國家,所謂米利都的海上霸權實際上是並不存在的東西。公元前七世紀開始米利都經常受到呂底亞王國的軍事侵略,直到公元前五世紀初期米利都被波斯攻陷為止,沒有聽到它所建立的諸殖民城邦對它的抵抗外敵侵略作過什麼幫助。
事情還不止於此。殖民地還會和它的母邦打起仗來。修昔底德記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的起因之一,是雅典干涉科林斯和它的殖民地科西拉(Korcyra)之間的戰爭。此事發生在公元前五世紀後期,時間已經很晚了,不過當時的“國際慣例”無疑是公元前十世紀以後小亞細亞諸邦之間的關係流傳下來的,摘錄修昔底德書中的片斷材料,可以有助於我們瞭解殖民地及其母邦之間的關係。
科西拉的使節在雅典的公民大會上說:
“如果一個殖民地受到良好待遇的話,它是尊重它的母邦的,只有它遭到虐待的時候,它才對母邦疏遠。派到國外去的移民不是留在母國的人的奴隸,而是他們的平輩……”(《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第28頁)
科林斯的使節在同一個會上說:
“(科西拉人)說,他們被派遣出去的目的不是來受虐待的。我們說,我們建立殖民地的目的也不是來受侮辱的,而是要保持我們的領導權,並且要他們表示適當的禮貌。”(同上書,第31頁)
“科林斯人……怨恨科西拉人……在公共節日賽會時(指在科林斯地峽舉行的賽會)沒有給予科林斯人以特權和榮譽(指殖民地向母國呈獻的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