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夜訪頤和園,見柳亞子早睡,便未驚動他。新中國成立後,柳亞子住進北長安街,毛澤東還親筆題寫了“上天下地之廬”的匾額。此後,這位詩人雖身體狀況日下,卻興會無前,用飽含熱情的筆墨寫下《浣溪沙》,歌頌毛澤東領導下的新中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詩云:  
柳亞子小傳(7)
火樹銀花不夜天, 弟兄姊妹舞翩躚, 歌聲唱徹月兒圓。 不是一人能領導, 那容百族共駢闐? 良宵盛會喜空前! 毛澤東也回贈柳亞子《浣溪沙·和柳亞子》: 長夜難明赤縣天, 百年魔怪舞翩躚, 人民五億不團圓。 一唱雄雞天下白, 萬方樂奏有于闐, 詩人興會更無前。 隨著兩位詩人的唱和見諸於報端,柳亞子的名聲大振,在全國已是家喻戶曉。在這期間,柳亞子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政務院文教委員、華東行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等職。1950年,柳亞子將家傳和自己蒐集的南明史料、南社和其他革命史料、吳江地方文獻數萬冊獻給國家。柳亞子一生中寫下了大量聲情激越、意氣風發的詩篇,計有詩7000餘首,詞200首。著有《柳亞子自傳年譜》、《磨劍室詩集》、《詞集》、《文集》、《南社紀略》,編有《南社叢刻》、《蘇曼殊全集》等。然而,“文化大革命”一開始,康生就親手製造了一個顛倒黑白的冤案——“反動印章案”,給柳亞子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並把矛頭指向周恩來總理。事情要從革命博物館收藏柳亞子的文物說起。其中有兩枚引人注目的印章。一枚為“兄事斯大林,弟畜毛澤東”,另一枚為:“前身禰正平,後身王爾德;大兒斯大林,小兒毛澤東。”這是柳亞子的友人於1945年在重慶為他篆刻的。印文以中國文人傳統的抒情言志的方式,運用歷史典故,說明柳亞子對斯大林和毛澤東的敬仰,從而表明自己鮮明的政治立場。而自認為是“無產階級理論權威”的康生,出於不可告人的目的,甚至不顧專家的鑑定和解釋,故意“望文生義”,誣陷柳亞子用“大兒子”、“小兒子”褻瀆毛澤東,是大逆不道。他指示手下將印章打碎,並指令文化部“徹底追查”。由於柳亞子與毛澤東的特殊友誼,康生才沒敢將他正式打成“反革命分子”。當康生一夥被押上審判臺之時,柳亞子的不白之冤也終於得到了平反。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作者點評
柳亞子是一位忠貞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主義者,傑出的革命詩人,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創始人之一,是中國共產黨的忠實朋友。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上,柳亞子是一位深受社會各界廣泛尊敬的愛國志士和進步人士,尤其以充滿革命熱情的詩人之名而聞於世。柳亞子的一生經歷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幾個不同的歷史階段。難能可貴的是,他能始終順應歷史前進的潮流,站在革命人民和革命政黨一邊,對帝國主義和滿清王朝、袁世凱直到蔣介石反動政權和反動勢力都進行了不妥協的鬥爭。他積極擁護中國共產黨,對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作出了不容抹煞的努力。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準備階段和辛亥革命時期,柳亞子是孫中山的追隨者。他自幼受舊學教育,20世紀初年在上海結識了章太炎和鄒容後,又信仰盧梭的天賦人權思想,曾自比為亞洲的盧梭。他青年時代就投身革命,於1905年加入同盟會,是國民黨最早的一批黨員之一。柳亞子憎惡腐敗的清王朝,18歲時便寫詩諷刺慈禧太后,進而想以爆炸暗殺等方式消滅反動頭面人物。1909年,他參加並組織創辦以詩文鼓吹革命的團體——“南社”,以文學為武器,揭露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危險,號召推翻清王朝的專制統治,對辛亥革命的爆發起了輿論準備作用。1912年,他在南京孫中山總統府任過秘書。南北議和時,他明確地反對對袁世凱竊國陰謀的妥協行為。此後,南社發生了分裂,有的退隱,有的頹廢,有的高升,有的甚至倒向袁世凱。真正能夠追隨革命繼續前進的,只有柳亞子等少數人。“五四”運動後,柳亞子受到十月革命的感召和新文化運動的影響,逐步轉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立場。他始終不渝地奉行孫中山先生的新民主主義和聯俄、聯共、扶助工農三大政策,與中國共產黨長期合作,並與國民黨內的各種反動勢力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孫中山逝世後,“西山會議派”首先掀起###逆流,柳亞子挺身而出,號召國民黨左派與共產黨人團結起來,對右派展開堅決鬥爭。在蔣介石叛變革命,對紅軍進行“圍剿”的時候,他又以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