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階級是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務之一。《中國近代史》出版後,在讀者中產生重要影響,人們瞭解了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真正原因,認清了20世紀40年代我國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和革命信心。許多人就是因為讀了這部近代史而奔赴延安的。  
范文瀾小傳(3)
這兩部著作採用夾敘夾議的方法,語言通俗流暢,生動純正,敘事要言不煩,條理清楚,寫人形象感人,饒有興味。 抗日戰爭勝利以後,范文瀾調離延安。1946年他來到晉冀魯豫邊區,任北方大學校長。1948年7月,北方大學與華北聯合大學合併為華北大學,吳玉章為校長,范文瀾任副校長,兼華北人民政府委員。在此期間,范文瀾在為培養解放區各種專門人才而不懈工作的同時,又認真修訂了《中國通史簡編》,並在文化戰線上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尖銳的鬥爭,寫有《研究中國三千年歷史的鑰匙》一文,為中國民主主義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歷史根據。 1949年,華北大學遷至北京,范文瀾隨校進京。第二年,華北大學歷史研究室改為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後改為近代史研究所),范文瀾任所長。 1950年,范文瀾決定重寫《中國通史簡編》。直到1965年,他對這部通史作了全面的修改,但只修改到隋唐五代的第三編,工作就被迫停頓了。在修改中,他對舊書中的不足作了檢討,又吸收了新的思想和考古成果,使全書有了更全面客觀的敘述。 1951年,中國史學會成立,郭沫若任會長,范文瀾任副會長,主持日常事務工作。他負責領導史學界的工作,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組織各方面專家,落實毛澤東於1941年發表的《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的指示:“對於近百年的中國史,應聚集人材,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無組織的狀態。應先作經濟史政治史軍事史文化史幾個部門的分析研究,然後才有可能作綜合的研究。”具體落實就是《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這套大型資料書的編纂。1951年中國史學會成立時,研究所確定的重點工作之一便是編輯、出版這個《叢刊》,並確定了12個專題,成立了由徐特立、范文瀾、翦伯贊、陳垣、鄭振鐸、向達、胡繩、呂振羽、華崗、邵循正、白壽彝組成的總編輯委員會。范文瀾既是史學會負責日常工作的副會長,也是《叢刊》的總負責人。1951年以後的十年中,史學會先後共編輯出版《叢刊》10種。1951年出版《義和團》(翦伯贊主編),1952年出版《太平天國》(向達主編)和《回民起義》(白壽彝主編),1953年出版《戊戌變法》(翦伯贊主編),1954年出版《鴉片戰爭》(齊思和主編),1955年出版《中法戰爭》,1956年出版《中日戰爭》(均為邵循正主編),1957年出版《辛亥革命》(柴德賡主編)和《捻軍》(范文瀾主編),1959年出版《洋務運動》(聶崇岐主編)。這是一項大型的綜合工程,共計60冊,共2000餘萬字。每一種書的扉頁上都特意印上毛澤東這段重要的論述。范文瀾及中國史學會主持這項工作,連年出書,持續不斷,無論是工作效率或編選質量,都是令人讚歎的。由於近代史資料十分分散,蒐集不易,《叢刊》的出版,集中了大量有價值的、經過整理和考辨的史料,為近代史研究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954年,范文瀾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之後又當選為第二屆全國人大代表;1956年范文瀾當選為中共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1958年4月28日,范文瀾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歷史研究必須厚今薄古》一文,認為“厚今薄古是中國史學的傳統”,舉出孔子的《春秋》、司馬遷的《史記》和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三部書,都有重視近現代史的特點,並得出結論說:史書自然有多種寫法,“但是,明顯地反映出當時政治生活的歷史著作,究竟是史學的正常形態,是史學的主流,自《春秋》至《國粹報·史篇》都應是代表各個時期的歷史著作。此外,不反映當時政治生活的史書,只能作為變態支流而存在。” 毛澤東在報上讀了范文瀾這篇文章,很是讚賞,過了十天,他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講話,講到范文瀾這篇文章,心情仍然很興奮,說:“范文瀾同志最近寫的一篇文章:《歷史研究必須厚今薄古》,我看了很高興。(這是站起來講話了)這篇文章引用了很多事實證明厚今薄古是史學的傳統。敢於站起來講話了,這才像個樣子。”還說:“這篇文章講的道理很重要,研究歷史的人應該注意。” 196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