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做決斷。
“臣遵旨。”阿圖拱拳朗聲應道。
“爾泰,你起來吧。”乾隆擺擺手,示意爾泰起身,爾泰說了句‘謝皇上’,便站起身回到了隊伍後端垂首而立。
而他剛剛回到隊伍中站定,便聽高踞龍椅上的乾隆又說道,“山東一案,懸疑已久,遲遲未決,朕心爾泰,下面眾位愛卿就跟朕一起議議該委任何人為欽差,再去山東複查並平息天地會餘孽叛亂。”
第149章 欽差人選底定
爾泰聽到乾隆問眾位大臣欽差的合適人選,便神情一凌,心道重頭戲來了,正所謂拋磚引玉嘛。
不論是現代還是古代的政治,在大事上達不成一致的時候,往往先提起一兩個無關痛癢的小事來調節氣氛,而這些小事往往都無關各自的利益,所以大家都不會爭執,氣氛便會上升到一種比較和諧的境地,之後再來談達不成統一意見的大事,那就不會太過於尷尬了。
而小民看政治,往往總認為官員之間如果分屬不同的派系,那就一定會大事小事都彆彆扭扭,總之是非要跟對方不自在,只要對方認為對的,他就認為錯,其實這是極為錯誤的,官場有句老話,那就是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是敵是友都是分事而論,只要不關乎利益,都會是一團和氣,而一旦扯上了利益,那就得死磕。
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嘛!
就好似剛剛乾隆丟擲紅蓮教亂黨的問題,向來不和、一貫與和大人意見相左的劉墉不也在某一點上同意和大人的觀點、看法嘛,因為這件事不關乎各自的利益,沒必要爭論,而至於欽差大臣的人選這件事,恐怕就不會向剛剛那麼平和了。
果然,乾隆話音剛落,和��痛筧艘慌刪吐氏瘸穌辛耍�禱暗氖歉?蛋餐�敢炷傅母綹綹3ぐ玻�巳四聳嗆痛筧說奶�誦母梗�患��檔潰�捌餈魍蛩輳�家暈�詹鉅恢胺嗆痛筧四�簦��蠐卸��皇嗆痛筧巳位Р可惺椋�縲┠曖秩沃澳諼窀�芄埽�哉四懇宦紛允鞘�質煜ぃ�熱簧蕉�儷≌四坎磺澹�珊痛筧思喙懿檎俗釵�鮮省F潿�痛筧聳譴竽謔濤萊鏨恚�硎至說茫�液痛筧俗雜資於簾�椋�傷�叭ゼ嗑�蕉�蕉ㄌ斕鼗崤崖遙�嗍羌��鮮省!�
福長安侃侃而談,即是為和大人請官,又藉機在乾隆和眾文武百官面前吹捧了和大人一通。
聽他說完,乾隆還沒有說話,和大人卻是謙虛的擺擺手,道,“福大人真是抬愛和某了,大家都是為皇上做事,哪還有不盡心的,是吧,哈哈。”嘴上說的客套,臉上卻是掩飾不住得意的笑容。
天下何人不愛被別人吹捧呢?尤其還是在皇上面前被別人吹捧,不過和大人一番謙虛的做派,也是所必須的,不然人家吹捧你你就甘之如飴,多少也太裝比了,而且皇帝聽了心裡也不會舒服。
不過和大人的好心情還沒有持續幾秒鐘,就被另一位大臣的話給搞得鬱悶不已,只聽那位大臣說道,“皇上,臣以為劉墉劉大人比和大人擔任欽差更為合適,原因也是有二,其一劉大人為人剛直不阿,清廉自律,能做到拒腐蝕永不沾,能夠更好地徹查山東舞弊案,其二劉大人曾外放過知府、巡撫等職,對於地方上的政務也遠比和大人熟悉,因此臣以為,派劉大人前去勘察山東最為合適。”
這位大臣所言雖然隱晦,卻也點名了前兩次乾隆派遣欽差為何無功而返的原因,那就是前兩名欽差不夠清廉自守,私下收受了山東地方官員的孝敬,既然拿了人家的銀子,也就不好在揭人家的短了。
同時也含蓄的表達出了,劉墉劉大人是清官,一定會廉潔奉公,一心只想著為朝廷出力,絕不會私下受賄,亦不會徇私情而舞弊,這點就比和大人要強,因為眾所周知,和大人是貪官嘛!
“萬歲,臣以為劉大人不妥,畢竟劉大人只是治理地方政務,而入朝以後,便一直監管工部,管的也只是築堤、修園林等事,從未在軍隊中任職,也從未領過兵,而且劉大人乃是文官,不像和大人文武雙全,如何能平定天地會叛亂?”那位大臣的話音剛落,和��牧硪晃惶�酥С終弒閫ι聿黨饉�難月邸�
“那和大人也沒有領過兵,如何就能說和大人一定就能領兵平定叛亂呢?”劉墉的另一位黨眾站出來反駁道。
“和大人雖未領過兵,但弓馬騎射樣樣精通,加之和大人自幼熟讀兵書,此番若是受命監軍山東,定能一舉平定叛亂。”福長安再次擺明自己的觀點,反駁劉派。
“和大人是大內侍衛出身不假,但領兵打仗靠的乃是計謀和謀略,並不是憑一人之力便能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