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高興地接受。
“好,這次收復了那群魔鬼,我就召開匈奴人的大會,讓人推你為新單于”
“可是單于之位,向來是父子相傳,或者兄終弟及,我恐怕沒有那個名分”車浦跪在地上,雖然心中歡喜,接受了恩典,還是提出了困難之處。
“等我收復了那群人,這以後的單于之位,就是我代長生天指定了”那年輕人充滿自信地說著。
“是,尊貴的大巫師,跑得再快的駿馬,也要屈從與您的號令,飛得再高的雄鷹,也要在您面前低鳴,那群魔鬼,一定會聽從您的指派”左骨都侯車浦虔誠地讚美道,能做上單于的位置,是草原所有匈奴家族無數年的期盼,他也不例外,至於最後還是要聽命於大巫師,並沒有以往單于的威風,因為他本不是大單于,他倒不是太在乎,大巫師是個寬宏的人,從不苛待忠實與他的人。
…………
在凌辰所管轄的崇明寺,一萬他攜帶進入的人,一個沒死,而且有了兩千匹良馬,凌辰對此高興之餘,也是有些疑惑。之前凌七進入時,共250人,第一場小規模的戰鬥,就因為意外死掉了2人,而他組織了數千人,先後正面衝突兩場,夜襲兩場,居然一人未死,最多是輕傷而已,這雖然可以說是因為個體有太大實力優勢的關係,但他總覺得這背後沒有那麼簡單。
來不及追究這背後的原因,他很快派人組織村莊的重建工作,更是快速地建立了預警系統,崇明寺的下屬寺廟,崇真,崇陽,崇華,是三個分佈在附近方圓數百里的分支寺廟,可以看成是崇明寺的分部。
利用這三個附屬寺廟,這個預警系統,就能在發現敵人之後,將村民集中到寺廟抵禦,這樣主寺負責驅逐敵人,他們負責供給糧食清水和宿營地,互相呼應,就成了一個牢固的據點。由於野戰並不畏懼匈奴人,可想而知,除非是大規模的匈奴人來襲,否則就可以高枕無憂。
至於講經說法,凌辰做過十年的和尚,對佛學經義有很深的理解,足以應付平時的任務,他畢竟是有著科學家背景的佛學大師,因此也稍微修正了經義,那就是讓佛徒透過探查世界的實際行為,來體悟佛性佛心。一切皆有佛性,但如何證明,靠空口白話,只是嘴炮,只有透過正常的邏輯手段,去格物致知,才能有說服力,而且並不違背佛學經典,事實上佛學也從未阻止人去格物致知。
這只是他隨手埋下的伏筆而已,要想生根發芽,非得幾十上百年的功夫不可,這並不是短期能完成陣營任務的手段。
這些天,除去講經說法,他更多地是在忙著佈置周圍軍備,修理民政,這附近的數十個村子,土地都是寺廟的,這個戰役世界的朝廷已經賜給了他們寺廟,不繳納租稅,不服徭役,當然這邊是邊境,也沒有強力的朝廷機構管他們。
戰役世界給他安排的身份,說實話,凌辰感覺出來,並不十分契合這個世界,有相當大的不協調和突兀感,遠沒有之前凌七兩次進入的協調,他懷疑這是自己的特殊性導致的。畢竟他不是這個時代的靈魂意識,而且是獨自開啟門進入的。
不過他現在沒有功夫考慮這些,現在主要的任務,是先紮好根。
已經佈置好的預警系統,很快就發揮了作用。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三個月,這一天,突然警鈴大作,狼煙燃起。
那一萬邊訓練,邊在附近屯田的僧兵立刻向崇明寺集合起來。
兩千騎兵,八千步兵,騎兵用的是匈奴人的弓箭和**直劍,而步兵除去半數湊齊了鐵質兵器之外,每人還攜帶了五根削尖的短棍,還有一副用門板做的木盾。比起第一次匆忙集合,武器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現在的極限。
凌辰站到寺廟的高塔上,遠遠看著,西邊的天空一片灰暗,似乎是被大片的煙塵沖天而導致的
“數量肯定在十萬以上,只有這個規模,才能形成這樣的景象,才能在這麼遠的地方,還能被看到跡象”
他估計了大概的數字,預警系統能夠提供三天以上的緩衝,也就是說按照匈奴騎兵的普通行軍速度來算,預警發出後,要三天以上的時間,才能趕到凌辰的地盤上。按照實際距離來算,大概要有兩三百公里的距離,這樣遠的距離,在高塔上,透過天色變化發現大集團軍的動向痕跡,也是凌辰前世多次進入戰役世界,訓練出的特有本領。
“命令其他三個寺廟的僧人、民眾都集中到這所寺廟來,然後八千步兵憑險防守,我帶兩千騎兵,先去阻滯他們,你們進一步啟動陷阱,加強防禦”
凌辰向一旁的僧人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