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
似乎看穿眾人疑惑,王庸指向ppt下一頁,道:“我知道大家想問什麼。請看這裡,這是3000家培訓機構的培訓課程匯總。從資料裡可以看出,大多數的培訓機構培訓的內容僅僅限於基礎的《論語》《大學》等書籍以及琴棋書畫這類才藝。而這還算是好的,更多的培訓機構做的事情簡直讓人生氣。他們只是給孩子穿上朱子深衣,面前擺一本《孝經》,上課鞠躬喊一聲老師好,下課鞠躬喊一聲老師再見,就成了所謂的國學培訓。
再看看他們請的所謂國學大師。這位,歷次講課必然提及的是女性三從四德、賢良淑德那一套;這位,開口不離‘父父子子、三綱五常’,渾然忘了孔子也說過‘故當不義,子不可以不爭於父’;這位更厲害,以教授《弟子規》出名,一本《弟子規》,無論精華還是糟粕全都被他講成了‘聖人之諭’,不可違背。真要照她所講,估計華夏又要多出一堆迂夫子。
還有更多的,我就不一一舉例了,全都在ppt裡面。
我只想問一句,咱們在座各位都是國學翹楚,咱們皓首窮經研究的是這些東西嗎?咱們嘔心瀝血想要宣揚的傳統文化,是這些東西嗎?
這些人,分明在敗壞國學的名聲!分明在抹煞我們的努力!
我們前腳為國學掙得一分名聲,他們後腳就抹黑了兩分。我們用半生換來的些微成績,還不夠他們半年揮霍的!
而諷刺的是,我們到頭來非但沒有獲得他們那般的經濟利益,反而要為他們背鍋。看看這幾天網上言論,眾多網友罵的都是誰?不是他們,而是我們!
心寒嗎?生氣嗎?可是有什麼用?他們還會繼續打著國學的幌子,繼續賺著帶血的錢!”
臺下諸多學者全都有些動容。
這類事情他們並非一無所知,但是卻沒有王庸這般關注的這麼深刻。王庸所展示的資料讓他們觸目驚心,王庸所說的話語讓他們氣憤填膺。
這些天,在座學者都不同程度收到了網友微博私信的謾罵。其中有些言語之惡毒簡直令人髮指,而他們捫心自問平素並沒做過什麼誤人子弟的事情。
他們不明白這些惡意來自於哪裡。
現在,他們懂了。
“既然心寒跟生氣都沒有用,那我們應該怎麼做的?作為會長,想必你已經有對策了吧?”這時,一個學者衝王庸道。
王庸怔了一下,隨即糾正:“會長選舉隨後進行,我並非會長。”
眾學者都笑了笑:“你是發起人,你不當會長誰當?”
就連周道鯉也語氣略顯生硬的道:“如果你不是會長,我退出。我這輩子輸給一個人就夠了,我不想再輸給第二個人。”
“哈哈,老周傲嬌了。一個會長而已,什麼輸不輸的。不過我倒是認為王庸很合適,他是我們這些人裡最年輕的,敢想敢做敢拼。不像是我們這些老頭子,前怕狼後怕虎。我贊成王庸當華夏國學協會的第一任會長!”又一個學者道。
“我也贊成。現在全球領導人都趨向於年輕化,要是咱們成立一個國學協會再讓一個老傢伙當選會長,估計別人要罵咱們嘍!”
“舉賢不避親,雖然王庸跟我關係情同至親。但是我也認為王庸有能力做好會長之職,畢竟咱們成立國學協會不止要解決眼前危機,更是要將國學推向全世界。在應對外國人方面,王庸可是比咱們所有人加起來都有經驗。”顧衷德也道。
在場學者全都哈哈大笑起來。
大家都看了王庸在美國期間的新聞,能把美國搞得雞飛狗跳的學者,王庸確實獨一份。
臺上,王庸作舉手投降狀,道:“各位大佬,饒了我吧。會長事情待會再說,大家先聽聽我的對策如何?”
眾人點頭。
王庸將ppt翻到最後一頁,指著上面羅列的一條條舉措,滔滔不絕講了起來。
隨著王庸講解,臺下學者們全都眼睛一亮。這些學者大多都不善交際,更別說政經方面的事情了。要他們搞一些學術研究還行,怎麼應對眼下危機,他們就技窮了。
而王庸這些對策,就像是佛音梵唱,一下子讓他們茅塞頓開。
當王庸講完,全場響起熱烈掌聲。連官方派來的代表,也悄悄收起了準備好的建議稿,讚賞的鼓起掌來。
“這是我倉促想出的一些對策,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提出來。”王庸謙虛的道。
只是半晌,沒人發言。顯然大家都沒有異議。
“既然如此,那就透過了?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