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部分(1 / 4)

這個學子顯然是個狂熱的秦軍擁躉,最後直接用一句略顯粗俗的話表示他對自己意見的篤定。

聽著學子們的議論,王庸沒有打斷,而是任由學子們各抒己見。

終於,亂哄哄一陣之後,學子們察覺王庸始終沒有說話,不由靜了下來。

“王老師,您不想說點什麼嗎?”有人問。

王庸一笑:“該說的都被你們說了,我還能說什麼?不過幸好,沒有一個人說到今天咱們課題的主旨。下面,繼續看帖。”

“啊?這還沒說到主旨?”京華學子們愕然道。

不由帶著強烈的好奇心看向大螢幕。

大螢幕上的帖子緩緩拖動,露出了第一條國外網友的評論。

“我認為亞歷山大是不可能征服華夏的。如果亞歷山大的軍隊這麼做了,他們很快就會遭遇華夏人的反擊。華夏巨大的人口數量將會以壓倒性優勢擊退希臘人。

因為希臘跟華夏的人口、城市規模相比,都無比的渺小。亞歷山大橫掃歐洲的五萬軍隊,僅僅相當於華夏一箇中小型諸侯國的軍力。

所以這根本就是一場不公平的戰爭,亞歷山大毫無勝算。”

“咦,國外網友很理智嘛。”京華學子看到這評論後道。

他們原本以為帖子下面是一堆的嘲諷跟意淫式回覆,沒想到第一條就這麼理智。

王庸不動聲色,繼續下拉。

第二條評論很快呈現在人們面前。

而從這一條評論開始,似乎印證了王庸那句話,從別人眼睛裡看自己。一下子給京華學子們開啟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當蒙古人征服華夏之後,他們打下來的領土成為了華夏的一部分,華夏版圖空前擴大;當滿清人征服華夏之後,他們的領土又成了華夏的一部分,華夏的版圖再次擴大。

征服容易,統治卻難。美國用四個月時間攻下了伊拉克,14年來卻連一個可靠的政權都沒有建立起來。

唯一能夠掌控一個如此浩大文明民族的,只有適合這個民族的制度。你看華夏早就統一了兩千年,而歐洲經歷過亞歷山大的短暫統一之後,卻分崩離析變成了現在這模樣。甚至建立了歐盟之後,都做不到融洽相處。

如果亞歷山大真的佔領了華夏,我想他只能去迎合華夏人的文化跟思想理念,不然他不可能掌控那個國家。而那時候華夏的領土,恐怕已經延伸到了地中海。”

譁!

所有京華學子都發出一聲輕笑跟驚歎。

華夏版圖擴充套件到地中海?真的是一個大膽的設想啊!而這個評論中對於華夏文明的看法,似乎帶著一針見血的凌厲,很難想象這是出自一個外國網友之口。

“這人蠻厲害的。”有同學讚歎道。

再往下看,評論愈加精彩。

“華夏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這種文字可以包容所有不同的地方口語。即便天南海北的人說著不同的話,卻都保持著同樣的文化跟思想薰陶。這就是華夏能夠統一而歐洲不能的原因。”

“華夏擁有被稱為仁政的執政理念,不以族群而區別對待,不以宗教為主體,他們只信仰自己的文化制度,這跟那時候的西方是完全不同的。我敢肯定,如果古代華夏征服了西方,西方就會從此覆滅;而亞歷山大征服華夏,那麼希臘文明就會被華夏文明所替代。”

“在華夏,一個皇朝的統治可能會被終結,但是這片皇朝的土地上,文明依舊會完整的傳遞下去;在西方,一片土地被征服,就是那片土地上的文明滅絕之日。西方國王的權利來源於血統,華夏皇朝的權利則來源於民意。這在華夏文化中叫做‘人心向背’或者‘王道’。

如果亞歷山大真的征服了華夏,那肯定不是亞歷山大的軍隊實力足夠強大,而是當時的華夏皇朝已經不再擁有華夏人民的民心。亞歷山大想要統治華夏,就必須去做符合華夏人民民意的事情,這就是文明的反向傳播。所以即便是在被征服的情況下,華夏文明也能夠如薪火一般傳播不滅。

西方人會被武力統治,但是華夏人不會,而這就是歷史跟文化的差異。”

第九百九十八章 又搞了個大新聞

……

評論還在繼續滾動。

初始還有學子發出輕笑聲音,到得後來,再沒有一個人發笑,全都面色凝重的看著帖子裡的評論,有不少人的眼睛裡閃爍著異樣的光彩。

就連主席臺上的校長跟幾個老教授,也都訝異的看著大螢幕,若有所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