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部分(3 / 4)

則一個人坐在窗前,看著遠處的夜空沉思。

他總覺得來到東洋之後好像有一隻手在牽引著他,而這隻手最終要將他牽引到何處,就不得而知了。

“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只是這股風到底是妖風還是巽風呢?”王庸自言自語。

翌日,王庸三人離開酒店去往日光。

東洋除了幾個大城市之外,其實很多地方都跟日光類似,有一種安靜小鎮的感覺。

道路窄窄的,兩旁種著櫻樹或者楓樹,路邊時不時還能看見一些石刻之類的東西。

拋開民族成見,東洋稱的上一個不錯的養老之地。

“王庸様,前面就是東照宮,我們要進去看看嗎?”香取指著側前方一座神社,問。

“看看吧。”王庸點頭。

日光其實也就巴掌大點的地方,想要隱藏一座神社還真不可能。

王庸剛才已經看了一個遍,確實沒有發現可疑地方。

東照宮其實跟其他神社沒什麼兩樣,唯一不同的是,這裡有著為數不少的著名文物。

比如唐門。

這是從特意從華夏運來木材,然後徵調無數工匠大師製成的一座巨大牌坊。上面雕刻的全都是華夏典故,比如竹林七賢,比如許由洗耳。

一個馬廄上雕刻著三隻小猴子,一隻捂著眼睛,一隻捂著耳朵,一隻捂著嘴巴,卻是華夏“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的意思。

整個東照宮其實充滿了華夏人文思想。

比起唐門來,東照宮還有一個東西更加珍貴。

以華夏大儒王陽明而命名的陽明門。

陽明門被視為東洋江戶時代建築成就的巔峰之作,乃是東洋的國寶級文物。上面各種精巧雕刻即使從日出觀賞到日暮,也不會覺得疲倦,所以陽明門又叫做日暮門。

“公子,是你哎!”劍奴看見陽明門之後興奮的叫道。

王庸無奈的糾正道:“我說過我不是王陽明,不過王陽明是我的先祖倒是沒錯。看得出來東洋人對於王陽明確實推崇有加,這一點國內就差的遠了。”

“哼,那是他們不曉得公子的厲害!”劍奴不服氣的道。

“也不是不曉得陽明公的厲害,而是華夏數千年曆史聖人屢出,驚才絕豔之輩實在太多,這麼多人共同分享後人敬意,總有分的多的,分的少的。何況現在國內多數人也認識到了陽明心學的價值,不像之前只會嗤笑一聲‘唯心主義’了。”

王庸站在陽明門下,靜靜欣賞上面的雕刻。

“恩人!”這時候卻聽一個聲音響起,然後一個年輕人快步走來。

王庸轉頭一看,卻是德川英長。

東照宮建立之初就是為了祭拜德川家康,可以說這是德川家族的神社,在這裡遇見德川英長倒是沒有什麼可奇怪的。

“恩人來東照宮遊玩?如果景點都看過了的話,我倒是可以帶恩人去先祖陵寢看看。”德川英長對王庸倒是充滿了尊敬之意。

他說的先祖陵寢便是德川家康的墓地,並不對外開放,有一道靛色大門將墓地跟外界阻斷。

王庸笑著搖搖頭:“陵寢就不看了,其實我來此地倒非純粹出於遊玩,而是有事而來。”

“什麼事情?恩人只管吩咐,但凡我能做到一定盡力。”

“這裡也算是你們德川家族的本營了,你可知道附近有一座叫做彌生出居的神社或者建築嗎?”

德川英長思索一會,眼中帶著淡淡的茫然:“彌生出居?我從未聽過這四個字。”

“連你都沒聽過嗎?難道真的已經湮沒在了歷史塵埃中?”王庸微微皺眉。

“對了!有個人可能會知道!我帶您去見他!”德川英長忽然道。

“那人是我們德川家族的守墓人,一直生活在先祖的陵園之中。恩人,請隨我來。”

德川英長在前面帶路,一路引領著王庸三人往德川家康的陵園走去。

“開門。”德川英長對陵園管理人員道。

管理人員顯然也是認識德川英長的,“嗨”一聲,立馬上前開啟了陵寢的靛色大門。

有路過的遊客看見大門開啟,立馬好奇的靠近。只是隨即就被管理人員攔住。

“陵寢不對外開放,請留步。”

一眾遊客只能眼睜睜看著王庸等人走入陵園,眼中滿滿的不服與嫉妒。

轟隆,陵寢大門重新關上。

彷彿關上了人間跟酆都的大門,環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