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龐同善進軍到金山的時候,遇到了高麗大軍,一時不敢前進,結果被高麗大敗並追擊。在危急時刻,薛仁貴的援軍再次拍馬趕到。雖然薛仁貴軍隊並不多(可能只有三千人),但他觀察了戰場形勢,發現高麗大軍一心往前追擊,隊伍拉得過長,側面防護不夠。於是,薛仁貴當機立斷,率全軍橫擊,如一把巨大的鍘刀從天而降,一下子將敵軍截成首尾不能相顧的兩部分。正高歌猛進的高麗軍轉眼之間變成了倉皇潰敗的一方。真是世事難以預料。
這一戰下來,斬首五千(《資治通鑑》記載是“五萬”,似乎太多。古代將領報告戰績,照例會虛報十倍之多。《資治通鑑》可能沒有縮水),而且順帶攻克了南蘇、木底、蒼巖三城,終於和降唐的泉男生部隊會合。任務完成得很精彩,為此高宗皇帝親筆寫詔書慰勞薛仁貴。這也是難得的殊榮,相當於特等功嘉獎。
五、名將的誕生
直到此時,薛仁貴還只是個猛將。他要脫胎為名將,還需要更多的表現,尤其是獨當一面指揮軍隊的才能。而這一刻馬上到來了,這就是扶余城之戰。
金山之戰後,全軍士氣高漲,鬥志昂揚。薛仁貴一看將士可用,當即提出要一鼓作氣,進軍扶余城。對這個“意外”的作戰計劃,其他將領都紛紛反對。這個反對未嘗沒有道理:唐軍善於野戰,而高麗軍善於守城,其優勢是明顯的。當年唐太宗親征,也是遭遇頓兵堅城,無法攻克呢。更何況,如果薛仁貴去攻打扶余,得不到其他將領支援,僅憑他自己的一支三千人軍隊(薛仁貴傳記說是“二千人”),那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啊。吃力不討好。
薛仁貴並沒有理會,只是簡單地說:“在善用,不在眾。”毅然率領孤軍前往。其實,薛仁貴是真正把握到了唐軍作戰的精髓。
從魏晉南北朝開始流行的作戰模式是重灌騎兵,但到了隋唐的時候,重灌騎兵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因為輕騎兵的機動性被大大發揮出來,其戰鬥能力之強,是重灌騎兵無法比擬的。唐朝從開國打天下,到後來征戰四方,幾乎戰無不勝,其關鍵就在於軍隊的機動性特別強。唐太宗、李靖、李等名將的經典戰例,很多都是靠輕騎奇襲取勝的,充分體現了兵貴神速、出奇制勝的兵法精神。薛仁貴深知這一點,所以大揚其長,一路上破敵上萬,勢如破竹,很順利地攻佔了扶余城。
薛仁貴的軍隊並沒有歇息,而是像開弓的箭,一路勇往直前,繼續強行軍,結果一路上望風投降的城池有四十多座。整個扶余地區都被收服了。薛仁貴這三個字,就像長了翅膀,在整個遼海地區傳揚。高麗人用鮮血記住了這個可怕的名字。
另一方面,扶余城的攻佔,徹底打亂了高麗的防禦部署。泉男建氣急敗壞,亂了方寸,他又派遣了五萬人馬,想奪回扶余城。這樣,戰局就完全進入唐軍的掌控之中。李一看,不用強攻堅城了,真好。指揮大軍輕輕鬆鬆地圍點打援吧。於是在薛賀水之地一戰,唐軍野戰,大破高麗軍,斬獲三萬餘人。隨後,南北兩支唐軍順利會合。這次戰役的勝利,宣告了滅高麗戰爭大局已定。
可以說,攻克扶余城,是平定高麗的關鍵戰役。而薛仁貴幾乎是以一己之力讓這個勝利提前到來。因而此後不久,“前線慰問團團長”賈言忠彙報工作,高宗問他,你看前線哪個將軍最好啊?賈言忠脫口而出:“薛仁貴勇冠三軍。”想來這次戰役給賈言忠留下了至深的印象。
其實,“勇冠三軍”並不足以形容薛仁貴。這次戰役,更多地展示出了薛仁貴對戰局的閱讀水平,對戰機的把握能力,還有對軍隊的指揮能力。因為這一戰,薛仁貴是獨立指揮,並且力排眾議,最後順利完成戰略目標,為整個戰爭的最終勝利奠定了關鍵基石。這一切,難道僅僅是靠勇冠三軍就能做到的嗎?
薛仁貴能成為名將,並不僅僅靠武藝,還更靠頭腦。他在寂寞守宮門的十幾年中,並沒有荒廢時間,而是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汲取了很多營養。同時關心周邊形勢,收集了許多情報。這對他的脫胎換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早在高宗初年,蘇定方前往西域征討西突厥,薛仁貴並沒有機會參戰。但他仍給皇帝上疏,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臣聞兵出無名,事故不成,明其為賊,敵乃可服。今泥熟不事賀魯,為其所破,虜系妻子。王師有於賀魯部落轉得其家口者,宜悉取以還,厚加賚遣,使百姓知賀魯為暴而陛下至德也。”意思就是,當時西突厥首領阿史那賀魯有個對頭叫泥熟,皇帝可以幫助和扶植泥熟。這樣不僅更加師出有名,而且可以獲得一大助力。高宗採納了,果然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