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3 / 4)

小說:大唐·如此江山 作者:

柏壁,與敵軍對峙,像一堵大壩,牢牢地扼住洪水般而來的宋金剛軍。

接下來還是對峙,漫長的對峙,整整五個月之久的對峙。這種局面是有利於唐軍的。因為雖然唐軍作戰要跨越黃河,但緊鄰關中地區,後勤供給線非常安全,而且方便。相反,宋金剛的後勤補給則要從晉陽運過來,中間經過浩州,而浩州一直牢牢被唐軍堅守著,還不時出擊一下供給線,截斷糧道。這樣堅持下去,撐不住的是宋金剛。終於,他要撤了。

這一戰就像兩個高手過招,雙方對峙不能有破綻,一旦露出破綻,就會全盤皆輸。宋金剛面對的,正是一個絕頂高手。他一轉身要跑,李世民就影子一般貼了上去,而且絕不給對手喘息的機會。

李世民一旦出擊,就如離弦之箭,勇猛決絕。他一口氣追了一晝夜,急行兩百多里,打了數十次,所向披靡。大將劉弘基執轡進諫說:要等大軍跟上來,吃飽飯再追擊不遲。孤軍深入,太過危險啊!這個建議被李世民毫不猶豫地拒絕了。等李世民追到雀鼠谷,已經是“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軍中只有一羊,他與將士分而食之。接著在介休決戰,惱羞成怒的宋金剛將二萬之眾,佈陣七里。唐軍雖然疲憊,但氣勢如虹,怎麼可能被打敗?宋金剛繼續敗退。

李世民又一路追擊,終於來到了浩州城下。此時的李世民,已是滿身硝煙,滿臉征塵,人們根本辨認不出他是誰。為了讓守城的唐軍將士相信自己就是秦王,李世民不得不脫下甲冑,揚起臉來。這一刻,經過了漫長期待和艱苦戰鬥的唐軍,爆發出了最熱烈的歡呼,聲震雲霄,接著又紛紛哭起來。他們一直繃緊的弦終於鬆了下來,因為他們看到的,是秦王!是希望!是勝利!

就是在這一次戰爭中,軍中首次唱響了一首凱旋之歌,也是一首軍民自發唱起來的歌。這就是後來的《秦王破陣樂》。

這一戰的結果就是李世民一口氣把宋金剛,包括劉武周都給趕到了草原上。整個山西都重新迴歸了唐的懷抱。這一戰對李世民來說,意義更為重大,因為他已經獲得了唐朝軍隊的軍心。

這一戰可講的也很多,不過李世民給我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堅決!

河南——圍攻洛陽,平王世充

解決了山西的意外,唐朝重新回過頭來,把目標對準了東部地區。首當其衝的就是洛陽王世充。

三、少年英雄,領袖氣度(5)

王世充才智非凡,口才極佳。但他致命的問題是黃髮碧眼——是個胡人。這點導致他的政治資源有限,號召力缺乏,很多猛將都不甘屈居他手下,往往投奔唐朝,如秦叔寶、程咬金等等。好在他還有個固若金湯的洛陽城。

攻克堅城,對李世民來說,是個棘手的難題。因為李世民最擅長的是騎兵,機動靈活,便於野戰。但對攻取堅城,沒有太多經驗。前後圍攻洛陽孤城達十月之久,卻未進寸步。以至於將士“疲弊思歸”,請求班師。攻堅乏術,可能是李世民軍事上唯一的缺陷。事實上,這個缺陷後來在攻打高麗的時候,表現得更為明顯,以至於屯兵堅城之下,久久不能攻克,終於鎩羽而歸,成了他一生最大的敗筆。

在包圍洛陽之前,李世民和王世充軍隊作戰,曾數次陷入危機。都是因為他率輕騎親自偵察導致的。實際上,幾乎每次大戰之前,李世民都要親上前線偵察敵情。這可比陣前衝殺還要危險。因為偵察都是輕車簡從,也沒有後繼援兵,一旦遇到大批敵軍,很難逃脫。真可謂是孤膽英雄。但李世民樂此不疲。

一次在洛陽西部的慈澗,李世民寡不敵眾,陷入重圍,左右都很害怕,李世民讓手下先回,自己親自殿後。只見他左右開弓,敵人“皆應弦而斃”。經過血戰,殺出重圍,等回到軍營,埃塵覆面,軍中都不認得他,不讓進。李世民只好再次免冑自言,才得入。摸清了敵情,第二天,李世民再率大軍緊逼慈澗,王世充不得不撤回洛陽。

還有一次是在洛陽北部的邙山。李世民率五百輕騎,在前線遇到王世充萬餘人。結果雙方一場苦戰,居然殺敵三千。這看起來就像神話一樣。不過也未必不是真的。因為當時雙方作戰,曾經出現過這樣的奇蹟:王世充派兩個將領攻掠唐境,唐將王君廓用計將其擊卻,李淵特別下了一個詔敕慰勞說:“卿以十三人破賊一萬,自古以少制眾,未之有也。”看來十三人破賊一萬,居然也是真的發生過。雖然用了計謀,那也是不可思議。以此看來,李世民率軍五百,大敗萬人,並非不可能。那時唐軍的剽悍善戰,實在是令人神往。

而對於這支精銳之軍的靈魂人物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