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往東北進一步進取的前站,但事情的結果並未能如願。實際上,遼河流域的契丹、奚,在這塊土地上,最大努力地在扮演著主人的角色。就在開元八年,契丹再次造反,進攻唐朝,並再次佔取了營州。對此,唐玄宗非常生氣,他親自從長安調派了兩萬軍隊,不遠千里,奔赴前線,要將契丹打個粉碎。但非常詭異的事情發生了:這支兩萬多威武之師在行軍途中遇到了滅頂之災——他們在澠池縣安營紮寨的時候,突遇山洪暴發,一夜之間全軍覆滅。讓人無比驚訝。
無奈,唐玄宗只好另找對策。他採取了一種全新的軍隊構成方式:下令直接在幽州本地招募,這些人稱“健兒”,這是一種新型的職業兵。他們不交租稅,並可以獲得一份工資。這是與唐朝原有的兵民合一性質的“府兵”截然不同的新制度。這批軍隊一共有兩萬,不僅滿足了當時的戰役需要,而且事後,這批軍隊也變成常駐邊疆的職業化軍隊。這種隸屬於節度使的邊兵,在某種程度上,和中央開始脫離了密切聯絡,因而對於中央的忠誠度也就開始下降。這為後來的安史之亂埋下了禍患的種子,這也是唐後期藩鎮割據之所以長期頑強存在的關鍵因素。
正是在開元八年這次幽州招募健兒的時候,安祿山、史思明正式投身軍中。這一年,他們都是年方十八。
值得注意的是,安祿山、史思明都是幽州職業軍人的第一批人物,屬於*級別的。他們與廣大軍人將士的密切關係,恐怕不是一般將領可以企及的。可以想象,這種在戰鬥中逐漸成長起來的密切關係,在幽州軍人的心目中,肯定是遠遠超過對於遠在天邊的皇帝的忠心的。
這,就是安祿山後來能造反的根基所在。
五、大難不死(1)
自開元八年開始,唐朝和契丹、奚兩蕃之間,不斷衝突,處於一種膠著狀態。有時候,唐朝甚至還採取過比較委曲的和親招數,來安撫兩蕃。
為什麼以唐朝之鼎盛,卻難以奈何契丹和奚兩個小小部族呢?這是因為大唐西部出現了一個過分強大的吐蕃,首都設在長安的唐朝,自然要全力以赴對付這個眼下的對手。相對而言,遠在東北的兩蕃,玄宗只能更多地依賴地方本土力量,而無法從中央給予全力支援。至少像武則天時候,動不動來個二三十萬軍隊是絕無可能的。
當然,也不是沒有辦法。那就是出現一個傑出將領,比如李靖這樣的名將,可以用一支精兵,一舉蕩平小小的兩蕃。於是玄宗一直走馬換將,最後終於在開元二十一年的時候,他把張守珪派去東北。張守珪在此之前一直在西北作戰,戰功赫赫,富有經驗。
唐玄宗寄希望於張守珪,張守珪則寄希望於幽州本地將士。而在幽州本土將士中,安祿山是個佼佼者。
安祿山對這一帶山川地理非常熟悉,他充分利用了本地人熟悉地理人情的特長。所以安祿山曾經做過“捉生將”——相當於特種兵隊長,經常率一支小分隊,深入敵後,動不動就能抓回幾十個契丹人來。
從這個情況來看,安祿山當時以幹“特工”為主,這需要膽量,也需要靈活機變的能力。而這正是安祿山的長處。在不大可能發動大規模戰爭的情況下,安祿山這種“特種部隊”型別的攻擊未嘗不是一個可取之道。起碼有戰績可以上報。所以,張守珪一到幽州,就大力提拔安祿山。安祿山的名字開始頻頻出現在聖旨中。
安祿山一方面屢次建功,另一方面,他也善於拍張守珪的馬屁,所以很得張守珪的歡心,甚至被張守珪認作養子。據說安祿山當時就挺肥胖的,而張守珪不大喜歡這點。於是安祿山甚至連飯都不敢吃飽。安祿山玩減肥,顯然是要討好張守珪了。不過這也很能說明安祿山此人能“忍”,夠狠。
得到張守珪的歡心,自然官就升得快,到開元二十四年(736)的時候,安祿山已經做到了“平盧討擊使、左驍衛將軍”,左驍衛將軍可是個從三品的武官呢,地位已經很高了。張守珪也不過是正三品的官位。可見安祿山已經在幽州取得了足夠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平盧軍就是駐紮在營州的軍隊。後來,安祿山做的第一個節度使,就是平盧節度使,也正是在自己的老家。
不過也就是在這一年,安祿山遇到了人生最大一次劫難。所幸是有驚無險。
安祿山遇到的這次劫難,來自他軍事上的失敗——安祿山討奚、契丹叛者,恃勇輕進,結果大敗。安祿山可能當“特種兵”有經驗,但缺乏真正指揮大軍作戰的軍事素養。實際上,從安祿山後來的指揮能力來看,他確實不算一個真正具備戰略天分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