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
宋三爺的轎子進了城,跟二百名孩子一起趕奔翠雲樓。到了廟門口,王小二趕快穿先到裡頭去報信,說山東泰安州吳君謀吳老翰林到了,叫當家師父出來迎接。當家的不敢耽擱,隨即到廟門口來迎接。宋江、軍師下轎,轎子有孩子照應。到了大殿上坐下來,當家的就忙著叫人泡茶,把素八件端出來。宋江就品品茶,剝剝瓜子。當家的隨即把黃紙薄子和筆、硯捧出來了:“請老大人隨緣樂助,功德無量。”宋江把黃紙薄子接過來,心裡有話:拿你開開心。把筆一拈,把墨一掭,寫了五千兩。當家的一看:啊咦喂,五千兩啊!心花都開了。不愧是山東泰安州有名的吳老大人,你看他的出手多大啊,筆一揮,就是五千兩。宋江心裡有話:你不要歡喜,這五千兩不但一個錢拿不到,馬上還要放一把火,把你這座翠雲樓燒得乾乾淨淨!
宋江歡喜看燈,站起身來,就來賞看大殿上的這一座鰲山燈。這一座鰲山燈出色了,全是用紗絹紙紮成的,氣勢宏偉,猛然一望,就象高得望不到頂,這叫“有餘不盡”。你抬起頭來望,上頭有五彩雲頭,剛好把屋頂上的望磚跟椽子擋住,五彩雲頭裡有蠟碗點著,裡頭隱隱還有幾條龍,好象在遊動,這叫“五色雲中駕六龍”。雲頭底下就是一座鰲山燈。這一座鰲山燈有多高呢?上頭頂到五彩雲頭,底下一直到地。山勢什麼樣子?兩山疊就山峰,中間還有一座谷口,不過人走不進去。怎麼叫鰲山燈的呢?——看上去這座山裡有條鰲魚,這條鰲魚是藍頭,紅嘴。在山的正面啊個山洞,鰲魚的頭正好走山洞裡伸出來,山的背後山根底下也有個洞,鰲魚的尾巴正好伸在山洞外頭。頭、尾裡頭都有蠟碗,點得爍亮。鰲魚頭上還紮了個狀元人子,約有四五尺高,頭戴狀元冠,身穿狀元服,腰圍玉帶,足蹬烏靴,頭插金花,外披大紅袍。扎個狀元人子做什麼?叫“狀元獨佔鰲頭”,代讀書人發吉兆。這個狀元人形就跟活的彷彿,其實是通草做的。鰲山上頭是一排飛禽燈,飛禽燈底下是一排走獸燈,走獸燈底下是人物燈,人物燈底下是五顏六色的花草燈,花草燈底下是匠人畫的水波,水裡還有魚燈,蝦燈等等。看了這座鰲山燈,令人如臨仙境,真是妙不可言,堪為奇觀。宋江望望:有趣!我們家裡也有鰲山燈,哪裡有這座鰲山燈好啊!這座鰲山燈跟我當初在清風寨看到的鰲山燈,可以說不相上下。宋江他們就在這塊觀看鰲山燈。
就在這一刻,在廟門口對過牆腳根蹲了一個人,哪一個?蔡大呆子蔡福。蔡大呆子曉得時間差不多了,就把鬼頭刀朝腰帶上一插,跑到翠雲樓來朝這塊一蹲。蹲在這塊做什麼?等候時間,準備給宋江等人帶路,前往府牢營救盧、石二公。蔡福就在牆腳根這塊蹲著。
哐!哐!哐!三更才敲過,又有個人忙匆匆地來了,哪一個?白日鼠白勝白二爺。白二爺忙什麼事?他要跟師父時遷在三更天放火燒翠雲樓。他先在外頭轉來轉去,轉了好一會,這一刻聽見敲三更了,匆匆進了廟門。一進門他嘴裡就喊了:“哎,乖乖!今兒的燈著實好看哪!不早了,看燈的快去看啊,三更天啦——!”他把“三更天”三個字拖多長的,是有意喊了給粱山的人聽的,也是喊了給他家師父時遷聽的,曉得他家師父睡在匾裡頭哩。意思是叫梁山的人趕快走,馬上要放火了,大家再不走就來不及了。宋江、吳加亮等人聽到白勝喊三更天了,也無心再看鰲山燈了。宋江“嗯唔——咳”一聲咳嗽,大家一聽,心裡有數,曉得寨主要走了。“老大人要出去看燈了,我們走吧!”“走!”譁……!大家跟著宋江、吳加亮一起下大雄寶殿,出翠雲樓大門。時二爺正睡在大雄寶殿匾裡頭養神,聽到白勝報三更天了,隨即朝起一坐,用右手搭住房簷的屋粱,把匾上的鏈條、鉤搭朝下一下,用右腳啪!一腳蹬,這一塊匾就從半空中啪!朝鱉山燈上頭一撲。整個鰲山燈都給匾撲了趴下來了。鰲山燈是紗絹紙紮的,裡面還有不少蠟碗子燈,呼!火把紗絹紙燒著了,接著又把扎燈的竹篾子燒著了,竹篾子的火又把匾燒著了,呼呼呼籲……火頭直朝上頭竄。先是悶在裡頭燒,一刻兒工夫,大殿上的樑柱都被火燒著了,只聽見咋!咋!……火星子亂飛,火光沖天。時二爺怎麼樣?就在他一腳把匾蹬下來之後,人就跟著下來了,老早出了翠雲樓,帶著白勝到盧府去了。火光一出頭,蹲在對過牆根下的蔡大呆子一看,隨即朝起一站,把外頭的衣服一脫,把刀朝外一拔:“呔——!梁山的寨主、軍師、諸位哥,跟我來啊!”他就跟發呆病一樣,在前頭舞著刀帶路。宋江、吳加亮、四位頭領和二百名孩子,就在後頭緊緊跟隨。這一刻街上亂起來了!老百姓本來要通宵達旦在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