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2 / 4)

小說:盧俊義(揚州評話) 作者:丁格

穿了一件披一片掛一片的舊衣服。但是手上拿的這一件東西漂亮了!白星兒布的手帕,包了個長方形的東西抓在手裡頭,什麼東西?日昝。日昝有什麼用處呢?那時候殺人規定午正三刻開刀,早了不能,遲了也不行,那時又沒得鐘錶,陰陽先生就用這個日昝對太陽看時辰,一點也不能大意。如果過了午正三刻,他不報,今天就不能開刀,也不能再把犯人推回頭,要一直跪在法場上,等到明天的午正三刻,不但犯人吃苦,他也要受罰,就連三堂官都要跟著倒楣,都要陪犯人在法場上過夜。象這種差事啊,同行的沒得哪個肯來,大家把他推出來當差,公貼他二百文。他先生吶,可憐,還當作美差玩哩!什麼原因呢?大概這位先生的本事不好?哪個說的呀?論本事,在同行之中要數第一。既然有本事,怎麼窮成這種樣子的呢?因為他的目力不佳,近覷眼,沒得遠光,看件把東西,好象不是用眼睛看,就跟用鼻子聞差不多,要望半天才能看清楚哩。試問:過去的人都講迷信,哪一家肯請他看地、看風水吧?生怕他把個風水看錯了,所以一年到頭沒得人請他,他也就沒得進項。每逢地方上要出公差,同行就把他推出來當這個公差。這時候他手上抓著日咎,跑得就高興得狠哩。陰陽先生後頭就是吹鼓手,這也是請得來當差的。手上破鑼破鼓敲著,嘴上吹著,那種悽慘之聲啊,比人家死人出殯還要難聽。就在吹鼓手後頭,跟隨了個炮手。炮手是那邊武職衙門派過來當差的。四十外歲,短衣招扎,布襪布鞋。左手拎了一筒馬蹄炮,右手抓著一根火繩,走著吹著,生怕火繩上的火頭熄掉了。陰陽生報到午正三刻,紅旗一搖,他就升炮,劊子手就開刀。如果紅旗不搖,他就不能升炮,劊子手也就不能開刀。這好象是個三連環,一環套一環,一點個不能訛錯。炮手後頭跟隨了五百名兵丁,這是專門來護場的。另外還有二百名護劍的兵丁。一個個精神抖擻,威武得很。原差大爺、夥計,還有犯人、劊子手等等,都夾雜在隊伍當中。在隊伍後頭,有兩匹坐馬,一匹坐馬上是中軍官,揹著龍廷劍,挺胸腆肚,還有一匹坐馬上是都監府張奎,他是護場官,也是威風十足。末了就是大名府黃振聲的一乘琉璃大轎,方方轎頂,四角拖須,八抬八綽。黃大老爺今天身上穿得闊了,原來是頭戴烏紗,身穿紅袍,這一刻是頭頂范陽氈,身披大紅拔。這個范陽氈衣服啊,就如同冷天戴了個風帽,披了件大氅。這是監斬官固定要穿的裝束。黃大老爺此刻趴伏在伏手板上頭,望望兩旁邊;啊!街上是人山人海,不但人多,還有啼哭之聲。沿路每戶人家門口都燒著紙錢錁錠,風一刮,紙灰飄飄的,就跟雪片相似。其中有的受過盧俊義的大恩的人家,還特地擺了祭桌,要活祭下子盧員外。有錢的嘛,桌上的菜都擺滿了;實在沒得錢的,借都要借幾個錢,哪怕買塊豆腐,也要祭下子。人人都曉得盧員外是個好人啊,這次死得實在太冤枉了,是被那對狗男女害的呀!個個心裡都捨不得他。所以街上兩旁哭泣之聲,此起彼伏,實在悽慘極了!黃振聲坐在轎子裡頭,不由一陣心酸,二目中含淚。有人並寫了兒句:

愁雲冷怨起紛飛,恨濃霧催人淚垂;天光暗日色悽迷,四下裡吼吼風悲。纓槍對對,短劍揮揮。鼓聲喪三魂,犯由牌高挑,好人此去幾時回?鑼聲落七魄,白紙標兒飄,都道此番難再活!長休飯,永別酒。長休飯一粒難吞;永別酒千杯不醉。紅旗展,皂旗飄。劊子手提鬼頭刀,催命判官空中繞。屈死的冤魂,何時恨才消?

〃走啊……!〃譁。。。。。。漸來漸近,隊伍到了嘆氣彎口。為什麼叫嘆氣彎?就是這個地方有個彎子,前頭就是法場,每逢犯人走到這個地方,都要把頭抬起來朝前頭望望,而後〃唉……!〃嘆一口氣,把頭朝下一低。什麼意思呢?想不到前頭就是我的絕命之地了。所以叫嘆氣彎。這個名字是當地的老百姓起的。隊伍到了嘆氣彎口,堵在前頭的人朝左右一分,隊伍進法場。〃啊。。。。。。!〃做什麼?這叫衝場。因為有許多老百姓要看熱鬧。老早就在法場上等了,隊伍一衝,老百姓就紛紛避讓,就把法場當中的空地讓出來了。衝過場之後,三堂官到了蘆棚面前,下轎的下轎,下馬的下馬,轎子、馬匹都送到蘆棚後頭,這個當然有手下人照管。三堂官彼此邀請進了蘆棚,先把護劍官身上背的龍廷劍請下來,把外面套子摘去,有個當差的把威武架朝公案當中一設,護劍官就把這口龍廷劍朝威武架上一插,旁邊兩杆紅旗護著。三堂官請過聖安,按次入座。黃振聲是監斬官,就坐在公案正中略偏著龍廷劍,上首是護劍官,下首是護場官。護場的兵丁就在蘆棚四周圍了一個大圈子,不讓老百姓跑到圈子裡頭來,老百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