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怒跟孟巖這對翁婿將錦衣衛經營成鐵板一塊了,朝中早就有人看不順眼了。
這一次既然連太后都有微詞,王振更是賣力的慫恿,一些見風使舵的大臣們自然是不斷的煽風點火。
郭怒外放幾乎成了一個定局。
留在京中,不管是平調還是升職,肯定不能給郭怒一個閒職兒,否則,這就失去人心了。
這些人拼命的在皇帝跟前說好話,為了的不就是讓皇帝重用郭怒嗎?
錦衣衛指揮使,頂天了也就是個正三品,就算加個武散官,也就二品到頭了。
這郭怒還不到五十歲,年富力強的,怎麼的也不能讓人在這個毫無希望的位置上再幹十年不是?
不能這樣對待有功之臣,不是嗎?
朝野一片呼聲,郭怒升職已經是鐵板釘釘了,但去哪兒,還沒定,還有,郭怒去職後,誰來擔任錦衣衛指揮使?
如今錦衣衛上下都是郭怒原來的老人,是從其中一位指揮同知中提拔上來一位呢,還是從別的地方空降一位指揮使呢?
皇帝也頭疼!
從一位指揮同知中升上來話,這個人未必能壓得住陣腳。
空降的話,那就更容易讓郭系抱團。
王振自然希望排個人去錦衣衛攪動一下,這錦衣衛現在是鐵桶一塊,針插不進,水潑不進。
這人就算不能掌控錦衣衛實權,噁心一下郭系也行,至少也能掣肘。
一些大臣不同意,尤其是首輔曹鼐為首的堅決反對空降指揮使,錦衣衛好不容被郭怒調教好了,換一個人。未必會執行郭怒留下的政策。
他們更傾向於讓孟巖直接掌握錦衣衛,畢竟翁婿二人是一脈相承的,而且孟巖還是新錦衣衛規矩的制定人。
錦衣衛如今已經是正義和廉明的化身。不能讓任何人破壞,一旦出現錦衣衛肆意妄為的行為。那對官僚集團來說並不是好事兒。
就是一些不不喜歡郭怒的大臣們,也反對從別處調任一位錦衣衛指揮使。
錦衣衛一共有兩名指揮同知,一人執掌大漢將軍營,受宮中宿衛將軍領導,一位就是現在北衙鎮撫使傅嘯塵了!
傅嘯塵升官很快,一年之內連跳三級。
如果論資歷的話,傅嘯塵是沒有資格接替郭怒成為錦衣衛指揮使的,可如果論親屬和對錦衣衛全盤考慮。他是目前接替錦衣衛指揮使的最合適人選。
還有四名指揮僉事,孟巖就是其中之一,孫家老五孫純宗也是錦衣衛指揮僉事,然後原來錦衣衛南衙鎮撫使杜重,加上一個駙馬都尉井源。
一共四個人。
這四個人理論上也是有資格擔任錦衣衛指揮使的,但有限考慮的還是從兩位指揮同知中選擇一位。
大漢將軍營負責保衛宮中安全,雖然資格老,可錦衣衛可不僅僅是安全保衛工作,所以這樣一個人來掌握錦衣衛,其實是不合適的。但這個時候,如果傅嘯塵沒有機會的話,他卻是最合適的人選。
王振、陳循等人卻又不樂意了。這跟郭怒有沒有去職都是一樣的,一個主內,一個主外。
互相不干擾。
還鬧出了一些笑話,有人自薦要當錦衣衛指揮使,讓皇帝一腳給踢到雲南去了。
錦衣衛指揮使,那必須是皇帝信任的人,否則,誰敢把自己的安全交給另一個人?
一個錦衣衛指揮的任命就拖了三個月,一直拖到。年關之後,才有結果。
郭怒去向正式定了。去宣府擔任副總兵,正二品。算是小升一級,這是諸方較力換來的結果。
王振等人倒是希望能把郭怒弄到南方去,可是皇帝不同意,最後沒辦法,郭怒出任宣府副總兵,給武定侯郭玹擔任副手。
倒是錦衣衛指揮使的位置,一時間沒有定下來,指揮使一職空著,對錦衣衛的運作來說,並沒有影響。
過完年後,郭怒就走馬上任了,宣府離得近,來回十分方便,只不過這種戍邊的將領,沒有皇帝的旨意,輕易是不準回京的。
秦小雅和孩子還太小,只能留在京中,交給女兒女婿代為照應,郭怒就帶了老達和老祥兩個人和一支一百人的衛隊走馬上任了。
老丈人去宣府,這也算是正中孟巖的下懷,寫了一份親筆信,派人送到宣府,交到宣大總督於廷益的手中。
郭怒可不是從邊軍中一步一步升上來的,他要在邊軍中立足,沒有有力的支援是不行的。
在宣府,孟巖能夠想到的人也就只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