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姆垂プ髡健R桓鍪嗆笸耍�桓鍪喬敖��秸噝緯上拭韉畝哉鍘� 蔣介石之所以這樣做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在這個時期日本的滅亡幾乎註定,他完全肯定美、英、蘇他們會對日作戰,他把自己的 軍隊儲存起來,讓別人去作更大的犧牲,這也是應該的,因為抗日戰爭的前期,中國戰場的中國人民貢獻太大,犧牲也太大,現在作適當的休養生息,也無可厚非。而共產黨的軍隊大舉前進,也是應該的,淪陷區的民眾迫切需要有人去領導他們,否則社會就會一片混亂。國共的一退一進,對雙方都有好處,各得其所。 毛澤東在抗戰後期非常自信,他對南下幹部說:“國民黨一點希望都沒有了。中國人民要解放,中國要得救,只有共產黨才有辦法。全國老百姓都仰望著我們。所以,我們要儘量發展自己,要百分之百地發展自己的力量。”他還風趣地以柳樹和松樹來生動地譬喻共產黨員的機動性和原則性。他說:“共產黨員好像柳樹一樣,到處插下去就可以活,長起來。但柳樹也有缺點,容易順風倒,所以還要學松樹,挺而有勁。柳樹有機動性,松樹有原則性,柳樹可親,松樹可靠,我們共產黨人就是要可親、要可靠。” 做好城市工作,是*六大決議中就提出來了的。但是,十年內戰中,沒有條件去實現它。1944年春天,毛澤東重新提出這項任務,並且提到戰略的高度來認識。這是客觀形勢所決定的。那時,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已有很大的發展,日本侵略者所佔領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都處在這抗日根據地的包圍之中,而國民黨的主力部隊卻遠在中國的大西南和大西北,黃河以北幾乎沒有國民黨精銳部隊的蹤跡。因此,預計當抗日戰爭進入大反攻階段,八路軍和新四軍完全有可能首先進入這些大城市。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根據地軍民長期堅持敵後抗戰的結果,也是一種歷史的機遇。 蔣介石對抗戰後期的策略,有利也有弊。在軍事上他有力地保護了大量的精銳部隊;但在政治上卻得到了不少的罵名。況且在中國大地上,他也丟失了不少的地盤,為抗戰過後的局勢埋下了隱患。 “日本投降了!”勝利的訊息傳來,延安城內外一片歡騰。毛澤東和邊區人民一起,沉浸在民族解放戰爭勝利的喜悅中。 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極其輝煌的篇章。它是中國人民在近代第一次完全戰勝外來侵略者的戰爭,是中華民族從衰敗走向復興的轉折點。 這是一場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是一場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正是這場戰爭,極大地教育和鍛鍊了中國人民。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寫道:“這個戰爭促進中國人民的覺悟和團結程度,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的一切偉大的鬥爭沒有一次比得上的。”這場充滿驚濤駭浪的戰爭,同樣也極大地教育和鍛鍊了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共產黨一切工作指標的毛澤東思想,正是在抗日戰爭的歲月裡成熟的。 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帶來的苦難實在太深重了。在近代中國,哪一種政治力量能夠帶領人民最堅決而又成功地推翻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統治,把祖國從危難的深淵中拯救出來,誰就能取得人民最真誠的信任和擁護。事實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把廣大民眾充分地動員起來,組織起來,武裝起來,凝聚成一股任何外國侵略都無法戰勝的巨大力量;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在複雜多變的歷史洪流中純熟地駕馭局勢,始終清醒地指明奪取勝利的正確方針和辦法。 抗日戰爭不僅鍛鍊了中國人民,鍛鍊了中國共產黨,也使越來越多的人從八年抗戰的無數事實中認識了中國共產黨,把人民的希望寄託在中國共產黨的身上,奔集到它的旗幟下來。到抗戰勝利到來時,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社會政治中的地位,已遠非抗戰開始時的狀況所可比擬的了。這種影響往下延伸,為日後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日本垮臺之快使得蔣介石及其政府毫無準備,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蔣介石這時應該嚐到了。 1945年8月15日,國民黨參謀長陳誠麻將正打得起興,這時,電話鈴響了,電話是從總統官邸打來的,他不敢不接,嘴裡嘟嘟囔囔地抱怨攪了他們的牌局。陳誠聽完電話,放下聽筒之後,轉過身來,突然大聲說道:“好了,是他。為什麼日本人非得今天投降?現在我要去參加勝利*了,偏趕在我玩得正帶勁的時候。”其他人都說:“就是,勝利來得太快了,我們還沒來得及做什麼準備呢。”其時天津市長蕭振瀛顯得比其他人更為興奮,他說:“不信等著瞧吧,接管東北將是我們最頭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