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3 / 4)

47、小寡婦 。。。

“大逆不道?”薛寅松嗤之以鼻,“冒充老天的兒子才是大逆不道。”

“這……”

“所以不管怎麼樣,運氣好的強盜大頭領得了天下,於是他知道老百姓的力量,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他得了天下後便修身養性裝起了好人,輕徭薄賦標榜自己是個堯舜禹湯式的聖人皇帝……政治其實就是那麼一回事。”

小秀才無意識的玩著手裡的白菜:“薛大哥,其實你……你怎麼從沒想過做別的事呢?我覺得你要是願意去參加科舉的話,以後一定會是個好官。”

薛寅松搖頭:“我雖然明白些事,但是並不喜歡,就好像一個人知道如何種田,但是他卻不喜歡種田一樣。科舉出來運氣好的留在皇帝身邊,看起來很榮耀其實不然。所謂伴君如伴虎,跟在皇帝身邊乃是天下第一危險的差事,做得好是皇帝的功勞,做不好就得挨板子殺頭,好不容易夾著尾巴爬上去了,哦哦,老皇帝兩腿一蹬嚥氣了,新皇帝上臺卻不喜歡你,讓你坐冷板凳還算是不錯啦,就怕尋個三長兩短的把你革了功名打發回家。”

頓了頓薛寅松詩興大發,順手剽竊篡改幾句吟誦:“十年一覺京城夢,贏得朝廷薄倖名,他日失寵君王前,且看新顏換舊顏,西風殘陽掃故道,徒留身影斜且長。恩,不錯不錯,至少意境有了。”

小秀才皺眉:“這對仗和音韻都不對……”

薛寅松聳肩道:“我又不是讀書人,管什麼對仗音韻?”小秀才又問:“那若是科舉出來運氣不好呢?又待如何?”

“運氣不好的就直接發配到偏遠的山區當縣令,這可是苦差事,首先每年要收稅,其次還要偵破各種案件,比如偷竊、搶劫、殺人、□、欺詐等等,還有就是天災人禍,比如夏日容易著山火,秋日容易發大水。這別的不說,洪水可是沿江兩岸的縣令最為頭痛的事。”

小秀才道:“願聞薛兄高見。”

薛寅松道:“洪水來了要救災,縣衙就那麼幾個人,如何組織救災搶險就考縣令的本事了,洪水一淹就是十幾日甚至幾十日、幾個月,災民吃什麼穿什麼住什麼?這可都是錢堆出來的。

幾十萬的災民每天要吃喝拉撒,錢從哪裡來?朝廷的賑災款就那麼幾個,差額誰來補?餓死了人怎麼辦?你要知道朝廷只要撥了點錢,他們就以為萬事大吉了,一旦餓死了人都是說縣令督辦不力,然後秋後算賬砍腦袋。

最最麻煩的是一旦鬧了洪水,各種物價都會上漲,米價油價鹽價……老百姓就會抱怨,抱怨到一定程度就會聚眾鬧事,甚至搶大戶發生暴動,然後朝廷又不滿意了,唯一的法子還是秋後算賬砍縣令腦袋。所以你看當縣令多沒意思,做得累死累活,結果一點讓朝廷不滿意,他們就惦記著砍腦袋。

“洪水之後容易發瘟疫。”小秀才提醒道。

“是,瘟疫是個大麻煩,水淹過的村莊常常整個村的人都死掉,到時人煙全無土地荒蕪,可來年的稅銀朝廷還是照收不誤,交不齊就是縣令的責任,依舊得砍腦袋。”

薛寅松想了想又道:“預防和治療瘟疫得用藥,藥材商和醫館肯定會狠賺一把,老百姓窮的就會拿不出錢,結果最後的結果是朝廷也不滿意,老百姓也不滿意,所以縣令可真是耗子鑽風箱——兩頭受氣。”

小秀才忙道:“也有流芳百世的好官,到得離任的時候百姓扶街相送幾十裡,還送萬民傘。”

“切,”薛寅松譏笑道:“好官的結果通常都是朝廷某些人的眼中釘,最好的結果是他們一旦當官,終生都是縣令,一輩子也升不上去。只有拍馬屁阿諛奉承才會爬得快,你別不信,這是自古如此。所以說還是種田好,我就願意種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向田中趣,種田乃是天下最安全的差事。”

小秀才一時也反駁不得,想了想道:“你上次說了想要經商的,不知有何打算了?”

薛寅松也挺興奮的說道:“我是這樣打算的,先在家搞搞副業,比如養殖什麼的,我爹養殖是把好手,這免費資源不能浪費了,等第一桶金賺夠了,咱們就開始經商。”

“經商要做什麼呢?”

“這話問得好!”薛寅松豪氣迸發,抱著最後一顆白菜道:“經天下之商,只要能賺錢就做,大貨小貨雜物貨,都是貨;大錢小錢分分錢,都是錢。明白?”

小秀才人要謹慎些,點點頭道:“如要幫忙的,我可以搭把手。”

薛寅松道:“以後你可是主力,別想偷懶,不過前期不需要你,你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