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院外,春日淺淺的光暈包圍著一樹樹梨花,白色的花瓣綻放開來,幽幽的香氣淡淡瀰漫,不時有點點梨花從樹上飄落,如雪紛飛。偶爾,一兩隻蜻蜓纏綿飛過,在石頭上輕輕一點,又快速的飛遠……
“一日,佛見鷹抓了一隻兔子,動了惻隱之心,便放了這隻兔子。鷹卻說:‘佛祖,你放走了兔子,我也會餓死。’佛祖不忍鷹捱餓,也不願兔子慘遭殺害。你們猜,佛祖會怎麼做?”嗯?這個故事蠻耳熟的!
“弱肉強食,天經地義。”孫策喝了一口茶,黑眸深不可測,“強者生存,弱者淘汰,佛祖為何要為這種事煩憂?!”
我一愣,差點笑出聲來,孫策的這些話竟與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有異曲同工之妙——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高僧搖了搖頭,“孫施主,不可戾氣太重。”
“兔子如此弱小,鷹何不放它一次?”大喬柔聲說道,女性大概都有偏袒弱小的本能,很顯然,大喬已經站到了兔子的一方。“再則,此事於鷹而言,只是溫飽問題,但對兔子而言,卻關係到生死。於情於理,都應該放走兔子。
高僧輕笑,“女施主心地善良,難得,難得。”轉頭去看周瑜,“周施主,你呢?”
周瑜愣了一下,唇邊那暖如春風的笑容微微有些苦澀,“此事關係到生死,瑜也不知如何是好?”
“周施主心存仁厚,但凡事不可追求太完美。需要做抉擇之時亦須果斷。”高僧沉聲道,復又轉頭看我,“女施主。”
我不雅得翻了個白眼,不著痕跡的變換一個姿勢,儘量柔聲說道:“我佛慈悲。對於佛祖而言,無論是鷹還是兔子都是自己所創造的生靈,都不忍傷其任何一方。既然如此,何不犧牲自己?佛祖必定割下自己的肉送給鷹。正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高僧笑著點頭,“女施主很有慧根。曾經地藏王菩薩原可以成佛;但他見地獄裡有無數受苦的魂靈;不忍離去;於是留在了地府;並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但是——”我故意拖長的尾音,緩緩站起身來,再這樣跪下去,非跪瘸了不可!“若是我,必定會把兔子還給鷹!”瞥了一眼疑惑的眾人,我朗聲道:“姐夫說的不錯,強者生存,弱者淘汰。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善良仁慈註定會延長苦難的歲月。以亂治亂,以殺止殺,或許痛在當時,卻能轉眼結束猙獰亂世。不過,這樣說太過於血腥,我們何不這樣理解。萬事萬物皆息息相關,每一個生靈之間都有一條看不見摸不著的鏈條連線起來。舉個簡單的例子,狼吃羊,羊吃草,若是某一天,人們覺得羊可憐,就把狼給殺了。此消彼長,羊的數目必定會急劇上升,到那時,草地又該如何?難道我們又去把羊殺了嗎?上天既然創造了我們這些生靈,就一定有他積極的作用。而這些,不是我們這些人類或是佛祖可以干預的。”總覺得他們把佛祖神話了,讓我看不下去,直接把食物鏈搬了出來。
寂靜,長久的寂靜,似乎每一個人都在凝神靜聽,似乎沒一個人都在消化我談話的內容。我恍然大悟的搖搖頭,哎呀,我在幹嘛?!小喬絕不會說出這番話!
“啪,啪,啪”響亮的鼓掌聲,孫策一臉深意的看著我,“小妹,說得好!”
這時高僧也回過神來,“女施主所言極是。萬事萬物自有定數,不能因為一時仁慈而干預它。貧僧受教了。”
我趕緊還禮,“小喬只是胡言亂語,望大師不要見怪。”
“阿彌陀佛。”高僧雙手合十,“女施主不必過謙,空見在佛學上的頓悟確實不如施主。”
我搔搔頭,莞爾一笑,“空見大師,小喬曾聽過一個故事。老和尚攜小和尚遊方,途遇一條河;見一女子正想過河,卻又不敢過。老和尚便主動背該女子趟過了河,然後放下女子,與小和尚繼續趕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師父怎麼了?竟敢背一女子過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後終於忍不住了,說:師父,你犯戒了?怎麼背了女人?空見大師,你認為了?”
“阿彌陀佛。”高僧也站了起來,“曾經,無念師伯也收容過一名孕婦,並且讓她在此生下孩子。貧僧當時也問過,佛門乃清靜之地,為何要收容一名女子?但師伯只笑不語。如今,這個問題還困擾著貧僧,望施主解惑。”
我愣了一下,那則故事是我在語文參考書上的看到的,當時特別有感觸,就留心記下了。本以為但凡得道高僧都會有此感悟,想不到……書上都是騙人的!
“老和尚回答說:‘我早已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