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3 / 4)

日後,李世民下詔讓太子李承乾監國,由房玄齡、王?、溫彥博等人留京輔佐。

自己帶領一幫臣子,前往九成宮避暑。

為示親切之意,李世民特旨讓李靖隨行,並準其棄馬乘輿。

九成宮位於天台山中,這裡每逢夏季,山間氣候涼爽,宮室美景宜人,是皇室的避暑勝地。

李世民即位之後,因不敢造新宮,又不喜坊州仁智宮,遂將九成宮作為自己的避暑首選。

每年夏季,都要在九成宮住上一段時間。

其避暑之餘,或與群臣討論政事,或出外狩獵,日子過得很愜意。

九成宮畢竟建造已久,多處宮室顯得簡陋,如今又遭數年風雨侵蝕,更為不堪。

李世民初入九成宮的時候,對群臣說道:“朕不耐熱,因而來此避暑。

這裡宮室雖然破舊,一樣能住,不求精妙。”

此後,將作監覺得這裡實在不成樣子,年年奏請另起新殿。

到了今年,李世民也許覺得財力許可,遂準其請。

閻立德此時為將作大匠,當即繪出圖樣,並前赴天台山親自督造,三月間即將闊大新殿造成,殿內光線明亮,寬敞潔淨。

李世民臨行之時,令人將自己所收藏的墨寶悉數運來,意欲與群臣共同鑑賞。

李世民愛好書法,在搜求古人遺墨上,可謂不遺餘力。

還在他為秦王的時候,征戰之時即讓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代他搜尋古人遺墨帖,若得知了一點訊息,即窮追不捨,一定要找到持墨之人,採取各種辦法將此墨收購到手。

後來遭到李淵冷遇的時候,府中學士盡散,廣求古代大家遺墨,似乎成了他惟一的樂趣。

當然,他最大的心力還是謀求太子之位,不能像求墨那樣可以無遮攔罷了。

前代書法之人,李世民最看重的是鍾繇、王羲之,其所求得的墨跡之中,以此二人的最多。

這其中,他高度推崇王羲之的書法,將其推舉到書聖的地位,自稱“心慕手追,此人而已”。

這些年,經過他以重金大加蒐購王羲之故帖,已得其真跡凡一百五十卷,基本上將王羲之所留故帖囊括宮中。

王羲之是晉代傑出的書法家,擅長真、行、草書,尤善行書。

其以一生精力傾注於書法和書論,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傳說中倉頡造字,“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像,博採眾美,合而為字”。

所造文字除了能夠記錄語言之外,還因為其象形的特點在書寫過程中能成紛呈各異的美麗字型,是為書法的基礎。

自遠古至初唐,書法已經經歷了發展和成熟的兩個階段。

從殷商到西漢,為書法的發展期,其字型先後有甲骨文、金文和篆書;從東漢到南北朝,是書法的成熟期,其起訖標誌為分書的誕生和楷、行、草的定型。

分書打破了原先篆書迴環繚繞的寫法,將渾然一體的字形割裂開來,分別部局並加以簡化。

其點畫在原先等粗的線條上,經過粗細長短和收放波磔的處理,產生出橫、豎、撇、捺、點的不同筆法,從而將人性昇華到線條的世界之中。

此一時期,以張芝、鍾繇、王羲之、王獻之為傑出人物。

卻說李世民入九成宮之後,即令人將攜來之墨帖張於新殿之中,供其朝夕觀摩。

隨來的臣子中,像虞世南、歐陽詢已是名動天下的書法大家,褚遂良從虞世南學藝,近來其名氣直追二人。

他們得知皇上攜來了許多墨寶,豔羨之極,變著法兒想在殿中停留,以觀摩字帖。

李世民明白他們的心意,爽朗一笑對三人說:“朕攜來這些故帖,又刻意讓你們跟從,正有一起探討之意。

你們今後入此殿,不用稟報,隨來隨觀,好好飽飽眼福。”

三人大喜,急忙謝恩。

這三人愛書法成癖。

四夷遙尊天可汗 八方搜求羲之墨(8)

歐陽詢年輕之時,初學王羲之楷書,曾見到王獻之指歸圖一本,遂以三百縑購之而歸,賞玩數月,竟然欣喜而夜不能寐。

一次,他因公務出行,路遇晉人索靖所書之古碑立於道旁,遂下馬觀之,良久上馬而去。

待馬行了數步,歐陽詢又拉轉馬頭到碑前,再下馬觀之。

他或站立碑前靜觀,或近碑前細察,不覺間歐陽詢迷戀此碑竟至痴迷,睏乏之時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