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左右,二人名為君臣,然心意融洽,實為莫逆。
大至宗國大計,小至排解糾紛,棄宗弄贊每遇事皆要找祿東贊相商,且多言聽計從。
祿東贊現在觀察棄宗弄贊的神色,知道他的心意已經有了轉變,遂決然道:“主動罷兵!” “主動罷兵?”
“對。
贊普,以眼前的這數萬兵馬,與唐軍決戰,有必勝把握嗎?”
“我們若決心與唐軍一戰,即可回國調兵,再調二十萬人馬來,足可一戰。”
祿東讚的話激起棄宗弄贊的滿腔豪氣,慨然喝道。
“然我們所立的地方為大唐的地盤,是為其西境邊緣,其後方廣大,其後續兵馬可源源不斷開來,且糧草充足。
我們與其相比,就失了地利。
何況,若此戰一開,我軍千里出戰,須傾舉國之力來支援。
不出半年,定損折我國無數錢糧,更有許多人戰死域外,我國定然疲弱不堪。
到了那時候,國內若有部落發難,則贊普首尾難顧,悔之不及矣。”
棄宗弄贊微笑點頭。
祿東贊接著說道:“贊普此次出兵,本意是與大唐通婚。
若此戰一開,請婚之事肯定成為泡影。
臣以為,贊普此次出兵,已達到耀武揚威的目的,大唐皇帝定能掂出贊普的分量。
以大唐皇帝的英武才智,他豈能惜一女子而使兩國交惡?這樣對兩國皆不利,大唐皇帝肯定不會採用如此下策。”
棄宗弄贊此時已經完全拿定了主意,待他聽完了祿東贊下面的話,不禁哈哈笑起來,說道:“好吧,我們立刻退兵!我回國後即著手建造宮殿,殿成之日,即是我迎娶大唐公主之時。
我就先信了你這一回。”
祿東贊說道:“我們先退兵回國,使大唐明白贊普的誠意。
待緩一些時日,臣親身往長安面見大唐皇帝,年底之前定為贊普訪來一名好公主。”
棄宗弄贊彎刀一揮,吐蕃兵徐徐退回吐蕃國內。
待侯君集到了松州城,見這裡已見不到吐蕃人的蹤跡,不禁大為奇怪。
又想此次兵不血刃,吐蕃自退,實乃幸事,遂舉章向李世民稟報。
他又知會黨項部、吐谷渾,讓他們復歸舊地,他又到拓跋赤辭的靈前祭奠一番,方才班師回京。
高昌國漸生離心 賢皇后病作《女則》(1)
李世民得知吐蕃兵已經全身而退,不禁大為奇怪,對前來奏事的唐儉說道:“這個棄宗弄贊,到底要鬧什麼玄虛?其為了一名女子,竟然大動干戈,橫掃吐谷渾、党項之境,又侵入我國。
侯君集領兵去討,他尚未謀面,就勒兵而退,如此倒免了侯君集一番手腳。”
唐儉道:“棄宗弄贊數次派來使者,殷殷致以修好之意。
臣聽何吉羅說過,棄宗弄贊請尚公主之心,最為迫切。
此次他聽說是諾曷缽從中作梗,遂遷怒襲之。
侯君集領兵去討,他主動撤軍,以臣猜度,許是請婚之心不死,不願與我國撕破臉皮,因有此舉動。”
李世民嘆道:“看來,此人畢竟年輕啊,其為一己私憤,竟然大舉出兵。
不過他最後終於主動罷兵,看樣子還是鎮靜了下來。”
“陛下所言極是。
臣這一段時間定百般注意吐蕃的動靜,其若有異動,臣立刻奏報。”
李世民點點頭,就拋開了這個話題。
唐儉所奏之事,卻是高昌國近來開始劫奪西域之國朝貢之物,西域通道漸漸阻絕。
各國使者來京,怨聲載道,紛紛要求懲罰高昌國。
是時,大唐與四夷通商甚頻,這些國家往往以朝貢的名義與大唐建立友好的關係,然後開展廣泛的貿易。
其朝貢之物與通商之物相比,實在是微乎其微。
像西域諸國,往往輸來香料、羊馬、毛皮等物,再從大唐購走絲織品、瓷器、銅鐵器等,其通商貿易異常繁忙。
這樣,經陽關至高昌再通往西域的通道就成了一條黃金捷徑。
高昌國若從此設阻,或者劫奪通商之物,確實波及了大唐的利益。
李世民皺著眉頭問道:“高昌國一向與我國友好,緣何現在轉變了態度?貞觀四年,高昌王祂文泰入朝,朕封其妻宇文氏為常樂公主,賜予李姓,是何等的恩遇?”
高昌國境內三州五縣二十二城,處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