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留給我們的就只有想象了。
這座墓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五個天井,就是下頁圖中一個個長方形的洞,沿著墓道一字排開。天井是做什麼用的?這個學界還有爭論。有一種說法是視死如生。不是視死如歸啊。視死如生的意思是將死後的生活看作生前生活的延續,所以墓主人生前的衣食住行是什麼樣的,在其墓葬裡都要有所體現。比如建築物太大了,放不進去,那就做個模型,總之是使墓內模仿死者生前的環境。咱們常說達官貴人的家是“深宅大院”——院落一層又一層,門是一道又一道,可不能讓你一進門就看見主人蹲在那裡就著大蒜吃炸醬麵。所以有人說墓葬裡的一道天井就象徵著一進院落,上官婉兒墓有五道天井就有象徵著五進院落。可也有人說這不對啊,比如有的太子墓有七個天井,可太子生前居住的東宮也沒有七個院子啊。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是施工的需求。墓道越長,越往裡打,運土就越不方便,所以乾脆打個豎井,這樣就可以往上運土,所以墓道越長,天井越多。
也有人說,這是為了加快施工進度。假如只從墓道最外端施工的話,就只有一個工作面,進度慢。如果在墓道預定的方向上打幾個豎井,那麼每個豎井就是一個工作面,打到底下再橫著挖,連到一起墓道就成了。這樣做還有個好處,有利於墓道內通風。現代隧道施工中仍有這個做法,我個人也比較傾向於最後這種說法。
墓葬級別越高,墓道就越長,所以天井數量就越多,久而久之,天井數量的多少就成了身份的象徵。比如懿德太子墓、“讓皇帝”陵都是七個天井,永泰公主墓有六個天井,高力士墓有四個天井。對上官婉兒來說,五個天井符合她正二品昭容的身份。
墓裡還有壁龕,裡面放著陶俑。低等級的墓葬一般沒有壁龕,這座墓有,說明上官婉兒墓的等級不低。下面這張圖就是墓內壁龕裡出土的陶俑,可以看到騎在馬上的人是仕女的形象。
不過,這座墓又有一些蹊蹺的地方。
1。墓室曾遭大規模刻意破壞。
考古工作者發現,上官婉兒墓的墓室內曾經遭到大規模破壞,甚至連棺床的磚都被掀起來了。什麼叫棺床呢?棺床就是放置棺槨的平臺,有的是石頭質地的,有的是磚頭堆砌的。這座墓的棺床是磚砌的,但是磚塊都被掀起來了,撂得滿地都是。這是有意的破壞,絕不是時間久了自然毀壞的結果,如果自然毀壞的話磚頭會塌在一起。
2。無棺槨痕跡。
墓內雖然有遺骨痕跡,但這遺骨已經是碎骨塊了,而且墓內也沒有棺槨。槨就是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可以是木頭的,也可以是石頭的,石頭的級別更高。就目前陝西境內出土的唐代石槨來看,墓主人一般都是皇親國戚,或者是三品以上大員。像上官婉兒這樣級別的妃嬪,在正常情況下是有資格享受石槨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唐玄宗之前,唐朝曾經出現過濫用石槨的現象,所以直到開元年間(713—741年)才專門頒佈法令說:“諸葬,不得以石為棺槨及石室。”(《通典》卷八十五)意思是提倡薄葬,不要濫用石槨。而上官婉兒是在法令頒佈之前去世的,那時貴族用石槨的現象應該比較多,因此上官婉兒應該能用石槨。即便不用石槨,木質的棺槨爛掉了也會留下木頭渣,但是這座墓裡沒有。可見上官婉兒是被人用一種極其簡陋的方式下葬的,比如把她的屍身用席子或者白布一裹就放進去了,所以墓裡沒有留下棺槨痕跡。
第5節,七大疑問
七大疑問
隨著上官婉兒的墓葬重見天日,很多人的腦海裡浮現出了一連串的問號,我在網上跟大家交流的過程當中,總結出七個具有代表性的疑問猜想,咱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1。怎麼確定這就是上官婉兒的墓葬?
這個主要是依靠墓誌。墓誌已經出土,裡面清清楚楚地寫著是上官婉兒的墓,因此可以認定。
墓誌是秦漢開始逐步出現的,但並不是很流行,所以從先秦到東漢的墓葬主要靠印章、器物銘文什麼的來鑑定墓主身份。魏晉南北朝以來墓誌逐步普及,到了隋唐時期稍微有點財力和地位的人都會有一方墓誌,所以此時鑑定墓主人身份主要靠墓誌。有的朋友馬上就會問:難道不能造假嗎?比如唐人給上官婉兒造個疑冢、假墓,放一方墓誌迷惑人。這位朋友估計是想到了曹操。《三國演義》裡都說了嘛,曹操搞了“七十二疑冢”。其實那隻不過是個傳說,是宋代以後才有的,經過《三國演義》一放大就成著名事件了。那歷史上有沒有疑冢呢?你別說,還真有。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