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之中,進行曲率航行,危險實在是太大了。
蕭宇終於看到了五級文明聯盟的存在。在蕭宇前方。大概數百億公里遠的地方,一百多顆行星正在行星發動機的推動之下互相圍繞著運轉,而在這一百多顆行星之中,盤踞著大量的戰艦。
按照物理定律來說。一百多顆行星不可能以這種互相環繞,同時距離又如此接近的狀態存在。這種存在模式的唯一結局,就是碰撞或者逃離。有的行星會互相碰撞在一起,有的行星則會逃離這個引力圈。只不過行星發動機的存在,以人力改變了這種結局,讓它們穩定的存在著。
蕭宇察覺到,因為不必再圍繞著恆星運轉,五級文明聯盟的防禦圈因此縮小了許多。防禦圈的縮小就意味著單位防禦力量的提升,這一點是很明顯的一個道理。蕭宇自然早就想到了這個事情,但蕭宇仍舊決定,嘗試一下。
經過多年戰爭,交戰雙方實在是已經達到了不需要多說的地步,沒有戰前那例行公事般的勸降,沒有交流,什麼都沒有,蕭宇的戰艦就已經衝了上去。而五級文明聯盟也隨之做出了反應。三顆行星戰星開始脫離行星引力圈,配合著大概五千萬艘戰艦迎了上來。
就在不遠處那顆恆星的屍體慘淡白光的注視之下,在到處都是的星際塵埃圍繞之下,在各種高能輻射,高溫的照耀之下,兩大六級之下最為巔峰的存在,再一次展開了激戰。
無數的飛船開始解體爆炸,為這慘淡的宇宙增添一抹光輝,飛船的殘骸開始在宇宙之中四處橫行,有的會被後續的炮火擊碎,更多的則直接飛向了外部宇宙,成為在宇宙之中流浪的星際塵埃。
“還是不行。”蕭宇有些無奈的想著,“雖然五級文明聯盟損失了大量的力量,但是因為防禦圈收小,以及一部分的星系防禦武器補充的緣故,短時間之內我仍舊無法將其消滅。那麼,開始恆星搬運吧……”
蕭宇迅速的收回了自己的一部分力量,只留下大概五百萬艘戰艦持續不斷的對五級文明聯盟防禦圈展開攻擊,消耗他們的戰力,分散他們的精神,讓他們始終無法將全部精神都放到研發科技和恢復生產上面去,然後,大量的遠征軍團開始出發。
“周圍的這十七顆恆星,全部是我的搬運目標。按照恆星軌跡以及目前位置來計算的話,唔,應該這樣做。”
蕭宇迅速的計算出了一個完善而細緻的方案。依據五級文明此刻加速的方向來推算,蕭宇將首先搬運二號恆星,擋在五級文明聯盟前進的道路之上,在搬運二號恆星的過程之中,對於其餘恆星的搬運也不會停止,只不過其餘恆星的前進軌道暫時還沒有確定,這需要依據五級文明聯盟下一步的行動方式才能做出決定。
這十七顆恆星,在蕭宇的操縱之下,將成為十七顆可移動的龐大炸彈。不得不說,掌握到搬運恆星的科技之後,在五級文明範疇的戰爭之中,確實佔據了十分龐大的優勢。
那第一顆被蕭宇搬運的恆星,被蕭宇命名為一號恆星,然後按照所處位置的不同等,蕭宇為其餘的恆星分別做出了從二號一直十七號恆星的命名。此刻,一號恆星仍舊在不斷的追趕五級文明聯盟,其餘恆星則正在建造過程之中。
因為有了第一次的建造經驗以及相關科技,第二次建造可以搬運恆星的儀器就簡單了許多,蕭宇甚至於根本就沒有消耗多長時間,二號恆星就踏入到了曲率空間之中,開始迎著正在逃亡的五級文明聯盟,迎頭而上。
事實並沒有出乎蕭宇的預料。在二號恆星開始行動之後,五級文明聯盟立刻做出了軌道調整。他們不得不這樣做,因為不這樣做的話,在大概二十年之後,那顆恆星就會到達距離他們足夠接近的地步,然後恆星的爆炸,會將他們全部殺死。就算可以憑藉行星戰星來阻擋恆星爆炸的威力,可是行星戰星畢竟是有限的,誰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蕭宇也完全考慮到了搬運恆星到一定程度之後,五級文明聯盟會派出突襲艦隊,將恆星在遠距離摧毀的可能性。在經過周密的佈置以後,蕭宇認為,這種辦法,對於五級文明聯盟來說,並不可行。
因為五級文明聯盟的飛船機動性相比起己方飛船的機動性來說,太差了,而且綜合實力也有較大的差距,同時,為了防守主基地,五級文明聯盟也不可能派出太多的飛船來執行這項任務。就是說,五級文明聯盟派出的飛船少,那就無法完成任務,派出的飛船多,己方主基地就會受到威脅。
所以蕭宇並不擔心五級文明聯盟會採取這種作戰方式,所以蕭宇大可以安安心心的進行自己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