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哲倫星系本土文明的圍攻。
雖然半四維太昊說過,它是在大麥哲倫星雲之中就可以橫行霸道了。但是蕭宇卻不敢完全相信這句話。無論怎麼說,穩妥一點總是好的。萬一在大麥哲倫星雲之中遇到了意外的強悍存在,自己所儲備的這些戰艦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時間在繼續緩慢流逝,此刻。蕭宇已經航行了五百年的時間,距離銀河系五萬光年。在這個距離之上,相當於普通人肉眼強度的光學儀器在面對銀河系方向的時候,已經只能看到一條略微有些扁的圓球形狀的東西了,蕭宇知道,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自己的觀測角度的問題。蕭宇所看到的銀河大概只有月亮大小,有淡淡的瑩白色的光芒從它上面散發出來。
而在這個時候,大麥哲倫星系的亮度已經增加到了金星的強度。蕭宇距離它仍舊有著十一萬光年的遙遠距離,在這個距離之上,肉眼強度的光學望遠鏡看不到大麥哲倫星系的任何細節。它內部所擁有的大概一百億顆恆星,全部被濃縮在了這一個點之中,所有恆星的光亮全部凝聚成為了一點。
以肉眼強度的光學儀器,從現在蕭宇所處的位置之上觀察天空的話,天空會顯得異常的空曠,基本上沒有幾顆星星,而且大部分星星異常暗淡,需要很仔細的分辨,才可以將它從漆黑的宇宙背景之中分辨出來。因為這些“星星”距離蕭宇都實在太遙遠了,它們和蕭宇的距離,動輒就要以百萬,千萬光年來計算。同時,蕭宇還知道,自己所看到的這些星星,其實並不是恆星,它們是像銀河系一樣的龐大星系。每一顆在蕭宇看來極其黯淡的星星,其實都有可能比銀河系還要大。在它們內部,也有可能存在著諸多強大的文明,甚至於存在著七級或者更高的文明,這些文明之間,或者文明之內,也會發生著許多或許壯烈或許悲慘的故事,有無數智慧生物正在那裡進行著自己的悲歡離合,但是這一切,蕭宇統統都看不到,蕭宇所看到的,僅僅只是一顆暗淡的星星。
而且就算是這樣的暗淡星星,窮盡三百六十度的角度,蕭宇也只能看到寥寥幾十顆而已。在這裡,星星是最寶貴的東西,虛無是最不缺的東西。
在這寥寥幾十顆暗淡的星星之中,蕭宇將注意力放到了一顆稍微明亮一點的星星上面。此刻,它的亮度在蕭宇看來,僅僅只有地球之上仰望夜空,那種稍微費一點力才可以看到的星星一般。可是蕭宇知道,那同樣不是一個暗淡的恆星,它是一個龐大的河系,比銀河系還要大,它還有著一個美麗的名字,仙女座星系。
仙女座星系,本星系群之中最大的一個河系,它龐大到就連銀河系都只能屈居第二。它也是蕭宇在擁有真正的河系航行能力之後,第一個打算前往的目標。
時間已經過去了九百年,蕭宇距離最終目標,還剩下大概七萬光年的距離。在這個距離之上,蕭宇小宇宙之中所儲備的質量,終於降低到了離開銀河之時質量的一半。足足七十多顆恆星,現在已經只剩下了三十多顆。那消失的三十多顆恆星,全部被蕭宇的儀器吞噬掉了。
在這個過程之中,小宇宙之中的行星經過了數次的大規模調整。一顆正在被蕭宇吞噬的恆星,很明顯是不適宜行星環繞的。所以,每當一顆恆星被蕭宇預定成為下一顆消耗的物件的時候,所有環繞這顆恆星運轉的行星,就會被蕭宇移走,轉移到其餘恆星身邊去。生活在神舟文明之中的智慧生物們,在這麼長的時間之後,早就習慣了這種規模龐大的遷徙活動。
在這個距離節點之上,大麥哲倫星系的亮度,第一次和銀河系的亮度持平。雙方此刻的亮度,都像是昏暗天氣之中的月牙一般。蕭宇知道,自己繼續前進的話,大麥哲倫星系的亮度會繼續增加,越來越亮,越來越亮。
就在這個時候,蕭宇有了一個十分意外,也十分驚人的發現。蕭宇竟然在這裡發現了一顆恆星,而且還是那種十分健康,正處於壯年時期的恆星。
這顆恆星要比太陽小一點,所以它擁有比太陽更長的壽命。在蕭宇的觀測之中,它大概已經存在了五十億年左右。這個發現讓蕭宇大感興趣,蕭宇立刻派出了相關艦隊,採用曲率儀器將它搬運到了自己面前。
原本這顆恆星正在以每秒鐘大概八百多公里的速度,隨著麥哲倫星流在向著銀河系狂奔。它大概已經持續奔跑了兩千五百多萬年的時間,在它面前,還有將近三千五百萬年的漫長旅途在等待著它。在地球之上還處於第三紀時期,地球之上仍舊被被子植物所覆蓋的時候,這顆恆星就離開了大麥哲倫星系開始狂奔,一直狂奔到兩千五百萬年之後的現在,人類已經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