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從現在開始,啟動恆星級戰艦的模型製造吧。”
在科學家大會之上,蕭宇這樣宣佈道。材料工藝出現突破,建造恆星級戰艦的最為關鍵的一個難題已經消失了。只不過建造恆星級戰艦可不是隻有這一個阻礙。恆星級戰艦和行星級戰艦有著根本性的差別,恆星級戰艦理所應當的要裝備更加強大的武器系統,防禦系統也要全面更新,動力系統、曲率航行系統、探測系統、飛船構造等等方面,都存在著蕭宇必須解決的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在蕭宇的指揮之下,神舟文明內部已經成立了數萬個專門的科技攻關小組,可以說,整個神舟文明的科研力量都在向這一方面傾斜。
在獲取到足夠的科研資料之後,蕭宇操縱著自己的艦隊離開了蜘蛛星雲。這裡的環境太過惡劣了,從某些方面來說,這裡的環境甚至比銀心還要惡劣。蕭宇沒有必要長久的呆在這裡。於是,龐大的艦隊再次,蕭宇再次啟動了物資儲備工作。
一顆顆的恆星,一顆顆的行星被蕭宇搬運到了自己的小宇宙之中,這些恆星和行星,將為蕭宇提供充足的動力和資源,龐大的建設任務再一次開啟。可以用來建造恆星級戰艦的超巨型船塢建造已經提上了日程。蕭宇在準備著,上千萬名科學家,數萬個科研小組也在準備著。整個神舟文明都在準備著迎接第一艘恆星級戰艦的提升。
三百年時間之後,建造恆星級戰艦的技術基礎成熟,超巨型船塢開始建造,恆星級戰艦模型、圖紙建造完畢,中央科學院正在對恆星級戰艦進行數字模擬,試圖找出構造模型之中的缺陷,各科研小組正在對自己的相關研究課題進行最後的可靠性測試。
建造超巨型船塢耗費了蕭宇兩百年的時間,在兩百年時間之後,第一個恆星級戰艦之上的零件被蕭宇製造了出來。這第一個零件的誕生,標誌著恆星級戰艦的建造正式開始。
數百顆行星上面的數萬個材料基地為恆星級戰艦提供著充足的物質支援,幾十萬艘大型運輸飛船擔任著在材料基地和船塢之間的運輸任務,三千億臺機器人以及其餘各種機械裝置充當了建造恆星級戰艦的手,建造在超巨型船塢之上的數百萬個加工廠、鑄造廠等全力運轉,在小宇宙之中,規模最為龐大的一次建設任務正式展開。
一千年時間之後,第一艘恆星級戰艦的主體構造搭建完畢,它的大概輪廓已經顯露了出來。於此同時,武器系統的研究出現重大突破,只靠一艘飛船就可以發動的空間粉碎武器研製成功。於是蕭宇開始了武器系統的建造行動。
恆星級飛船的建造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太大了,質量也太大了。蕭宇所建造的這艘恆星級飛船是大概球型的外表,它的直徑達到了兩千公里,建成之後空載狀態之下質量可以達到數千億噸,滿載的話,這個質量還要提高百倍。這樣的龐然大物,已經不再像是一艘飛船,而是像一顆行星了。
所以,就算以蕭宇的建造能力,一千年的時間,也才僅僅完成了恆星級飛船總體結構的建造。如果換成是普通的六級文明,就算是守護者文明,蕭宇也有理由相信,沒有五千年的時間,守護者文明沒有可能達到自己目前的建造進度。
當蕭宇開始真正的親自建造一艘恆星級飛船的時候,蕭宇才理解了那句話的含義。那是在半四維太昊和全銀河系許多文明共同圍攻中子戰星的時候,守護者文明的旗艦光輝號飛船受損之後,半四維太昊告訴蕭宇的那句話。
“光輝號飛船受損嚴重,至少需要幾萬年的時間才可以完全修復過來。”
當時的蕭宇十分疑惑,一艘飛船而已,怎麼可能會耗費幾萬年的時間才可以修復完畢?直到現在,蕭宇才明白,對於一個科技型別的六級文明來說,這樣的事情確實是有可能的。
只是搭建整體結構,就耗費了蕭宇一千年的時間,完全將這艘恆星級戰艦建造出來,沒有三千年的時間,想都不要想。
在最繁忙的建造任務過去之後,蕭宇開始了第二個超巨型船塢的建造。蕭宇打算建造兩艘恆星級戰艦,一艘作為自己的居住飛船,另外一艘恆星級戰艦作為戰鬥飛船。當然,如果有必要的話,蕭宇所建造的供自己居住的恆星級飛船也可以充當戰鬥飛船,但蕭宇卻不願意這樣做,因為害怕會有什麼意外發生。
武器系統的構造消耗了蕭宇三百年的時間,在武器系統建造之前,動力系統和能量傳輸線路就已經搭建完畢了,現在所進行的,是防禦系統的構造。
就在這安靜的大麥哲倫星系之中,時間在一點一點的流逝著。從蕭宇開始進行恆星級戰艦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