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每年漲大水,更不用每年都重建。
“小山坡上全是整片整片的大石塊,沒有辦法打樁。”阿禹道:最開始部落裡也有人將草屋建在這裡,可沒有地方打樁建地基,草屋就只能搭在地面上,遇到秋季颳大風,一吹就散了。
沐童目光囧囧:她忘了這裡是原始部落,沒有在石地裡打樁的能力。不能打樁,自然就不能建地基。沒有地基的草屋,可不是一遇到大風就得刮散麼?
聽說這裡的秋季和冬季,大風都挺大挺多的。尤其是冬季,不僅風大還冷。與每年重建一次草屋比起來,在這小山坡上建屋,還不得重建無數次?
第055章 建屋規劃
沐童回頭細細打量小山坡,以及小山坡後面直直的峭壁。在那峭壁上,沐童竟然還發現了為數不少的洞口。
這些洞口有的就在小山坡與削壁相連的地面,也有離地幾米的,最高的離地有十幾米。每個洞口與洞口之間,相隔都有一定的距離,目測最少也有幾十個洞口。
這麼多的洞,應該不是天然的。可挖這麼多的洞,有什麼用?
沐童把這個疑問拋給了阿禹,阿禹道:“這些洞,是在每年冬季最寒冷的時候,大家住的。
原來,這裡的冬天十分寒冷,住在草屋裡,哪裡能夠抵擋住那刺骨的嚴寒?所以,到了冬天,家家戶戶都會到這峭壁上所挖的洞穴中居住,待春暖花開的時候,才又搬出來住進草屋裡。
“你家的洞在哪?”這裡的洞不是能亂進的,各家只能進各家挖的洞。家人都死完了無主的洞,也得經過部落里人的同意才能住人。
“在這。”阿禹帶著沐童,來到了自家的山洞前,那是一個離地面約有四五米的洞口。
沐童望了望左上還有幾個位置較高的洞口,疑惑的問:“那些是誰家的?洞口那麼高,進進出出的方便嗎?”
阿禹微笑,指著最高的那個洞口道:“那是阿杰家的山洞,他家就兄弟倆,年輕力壯,所以挖的洞口很高。”至於進出方不方便,當然方便了。
赤水部落無論男女老少,都是爬樹攀巖的好手,即使是菊草家那個斷了一條腿的阿父,也能爬上他家四米多高的洞口,只是不能揹負東西而已。不過,現在有了揹簍等物,揹著物品進山洞就方便很多了。
何況,那看似筆直的峭壁上,還有到了冬天即使枯萎了也十分牢實又堅韌的藤條,爬上這峭壁上的洞口,就更容易了。
而且到了冬天,因為天氣太冷,一般老弱病殘都會一直呆在洞裡,只有青壯年,才會偶爾出去一趟,不存在方不方便一說。
赤水部落的山洞不是隨便亂挖的。各家與各家之間,不論洞口高低,橫向的直線距離必須在十米以上,不然,若是兩家的洞口一般高,挖到了別人家就不好看了。
一般部落裡的人家挖洞之時,若是有兩個相鄰的,必不會在一個高度上,這也更好的避免了將洞挖通的情況。
沐童跟著阿禹,攀進了他家的山洞。
洞口不大,是個大約一米寬二米高的類似長方形洞。旁邊還有一塊差不多高的厚實木板,斜放在一邊,估計是冬天擋風用的。
越往裡走,空間越大。經過約兩米多長的通道,裡面出現了一個方形的大廳。大廳的左右,各有兩間屋,後面也有一間,據說是存放食物的地方。
大廳左面的第一間屋是廚房,裡面有簡易的灶臺,有個大水缸,還有一些估計是沒用完的柴禾。廚房靠近外側的地方,打了幾個小洞,有光線從那裡透進來,白天在裡面做飯收拾食材什麼的,都能看得很清楚。
左面第二間屋,也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可以是食物,也可以是柴禾。畢竟,廚房不大,能夠儲存的柴禾,燒不了一個冬季。
右面的兩間屋,一間是阿禹兩兄弟的臥室,一間是他們阿父阿母的臥室。看著阿父與阿母的房間,阿禹眼神暗了暗:去年的冬天之前,他的阿父阿母就沒了,兩間臥室,就變成了他一間,阿弟一間。
整個山洞所有房間加起來,大約有一百個平米。每間房的牆上,都有用來插火把的帶洞小石臺。
赤水部落的火把,是用動物油,塗在綁好的草把上。那種草是一種藤草,塗上油後很耐燒,也是赤水部落唯一的照明工具。
沐童一直想造點蠟燭出來,只是一直沒抽出時間。室內照明,用蠟燭比用火把照明可安全省油得多。
等忙完了這一陣,她估計就得想法做出蠟燭來,還有用於方便的紙張,也得早點做出來。雖說現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