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3 / 4)

”錦旗一面。

表彰儀式結束後,左權利用戰鬥間隙對黃崖洞戰鬥進行了系統總結。他高興地說:“這次黃崖洞保衛戰打了八晝夜,打得很好,特務團最終以敵我傷亡六比一的戰績,創造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範例,確保了兵工廠的人員和機器裝置的安全,圓滿完成了總部賦予的光榮任務,立了大功。”特務團的幹部戰士都有著高度的政治覺悟,有著頑強的戰鬥作風,執行命令堅決,是全軍執行命令的模範。左權還說,這次戰鬥的勝利,意義是多方面的:一是有效保住了兵工廠人員、機器、材料的安全;二是大量消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狠狠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三是鍛鍊了部隊,提高了戰鬥力;四是粉碎了敵人的“掃蕩”,振奮了根據地軍民的抗日鬥志,堅定了抗戰勝利的信心;五是積累了堅守陣地防禦、大量殲滅敵人的作戰經驗。左權同時也指出了戰鬥中存在的失誤,主要是對敵人進攻方向的判斷不夠準確,戰鬥中兵力、火力相互支援不夠,夜間反擊敵人不夠有力。他要求特務團透過總結經驗,汲取教訓,再接再厲,保持和發揚黃崖洞保衛戰的優良傳統和戰鬥作風,加速提高部隊的戰鬥力,和全國人民一道去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

中央軍委在《一九四一年戰役綜合研究》中指出,黃崖洞戰鬥為1941年以來在各地歷次反“掃蕩”中“最成功的一次”,“不僅我受到損失少,同時給了敵人數倍殺傷,應作為一九四一年以來反‘掃蕩’的模範戰鬥”。

txt小說上傳分享

6.潛心研究抗日戰爭理論(1)

“與敵人作武裝鬥爭,必須研究敵人的軍事政策,

從中產生自己的作戰對策和戰略戰術。”

根據抗日戰爭實踐的不斷發展和繼續作戰的需要,為更好地研究和總結八路軍在作戰、建設等方面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也是為了配合全軍的軍事教育,左權以百團大戰為契機,先後撰寫了《論戰爭指導、軍隊組織和戰術問題》、《論我軍的後勤建設》、《論晉察冀邊區反“掃蕩”戰的偉大勝利》、《戰術問題》、《各種情況下之後勤工作》、《敵寇在華北之現行軍事政策》等論著。左權軍事論著一個顯著的特點是,理論聯絡實際,緊密結合當時軍內外的思想實際,有的放矢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例如,結合八路軍在百團大戰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左權主要對三個問題作了進一步深入的探討和研究:一是關於戰略戰役的作戰指導問題;二是關於對日作戰的戰術問題;三是關於抗日作戰的後勤保障問題。

在展開具體研究上,左權從考察、分析、探討敵我雙方具體的軍事鬥爭入手,力圖從實踐和經驗中把戰爭規律概括成明確的要點,建立一種益於實踐操作的、與戰場作戰實際相結合的作戰理論,把深奧的作戰理論變成八路軍各級指揮員在實踐中能夠適用的能力,變成部隊作戰行動的指南。

在研究作戰指導問題中,透過對百團大戰具體實戰的反覆研究,左權認為,現階段堅持華北抗戰的基本任務,就是鞏固華北抗日根據地。要完成這一任務,必須以軍事鬥爭為主,同時配合其他各種形式的鬥爭。因為沒有軍事上的勝利,一切均無從談起;同樣,沒有其他鬥爭的配合,軍事鬥爭也難於推進,其獲得的成就也難以鞏固。為此就需要有正確的作戰指導與組織原則。

在作戰指導上,涉及敵我兩個方面各自條件的對比和權衡,正可謂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左權認為:與敵人作武裝鬥爭,必須瞭解敵人,必須研究敵人的軍事政策,從中產生自己的作戰對策和戰略戰術,這是十分重要的。為了全面闡述日寇目前在華北所採取的軍事政策,加強對敵鬥爭的指導,左權於1941年3月31日應中共中央北方局黨校之邀,親自去做了一次《敵寇在華北之現行軍事政策》的報告。左權認為,敵人目前在華北軍事政策的中心,是要改變華北現在的形勢,變點線的佔領為面的佔領,以達到鞏固地佔領華北之目的。為此,日寇在華北採取了四條軍事方針:一是以軍事為主,輔以其他鬥爭形式相配合;二是強調以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為主要作戰物件;三是堅持長期作戰的思想和軍事準備;四是在戰略上一貫採取攻勢行動以及與之相輔助的其他行動。從以上這四條方針出發,左權又逐一分析了敵人的據點政策、交通政策、偽軍政策、“掃蕩”作戰、交通線與據點守備、特務工作等軍事政策的產生、發展和特點,並指出,在具體實戰中,對於敵人的各個具體政策的認識不應該是孤立的,而是密切關聯、相互依存的。他還強調指出,我們認識敵人在華北現行各種政策的目的,在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